|
|
|
历史性巨变——纪念吉林省农村改革发展30年
|
|
时间:2009-09-14 |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以农村改革开放为先导的我国改革开放,序幕徐徐拉开。
农村改革开放,建立了基层政权机构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经济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科学调整,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尔后的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渐进式的、波澜壮阔的系列农村改革。1985年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在农村生根发芽;1986年始于我省的农村基层组织选举制度改革,开创了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先河;1994年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突破了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开创了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200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终结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三农”由奉献型向反哺型方向转变;2005年在全国率先进行的农村综合改革,首次将改革从经济领域引入政治体制领域,推动了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转变,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财政体制,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农村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改革引发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一系列链锁式改革,“三农”工作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农村改革在许多领域起到了率先突破、示范引导的作用,开启了全省改革发展的大门。突破了极“左”的思想牢笼,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解放思想带来的巨大成就,印证了解放思想的伟力;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在市场经济发展上先行一步,农产品率先成为了商品,农民率先进入了市场,农村经济率先与市场经济接轨;突破了单一公有制框架,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上先行一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农民不断积累了个人财产,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造,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突破了粮食一枝独秀的局面,在结构调整上先行一步,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民就业结构显著变化,农村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突破了国家对农村管理的旧模式,在推进民主建设上先行一步,开创了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先河。这些改革,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引领改革大潮奔腾向前。
这次改革以解放发展生产力和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铲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变化。
——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我省农村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97.5:0.8:1.7,调整到2007年的52.1:27.4:20.5。产业结构更加充满竞争活力,实现了粮、牧、特、加、劳多业并举的历史新突破。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完成了从吃返销粮到国家商品粮基地的转变。产量由1978年的182.94亿斤提高到2007年的490.8亿斤,今年有望突破历史最高水平。30年来累计生产粮食10833.5亿斤,是改革前30年的3.2倍;为国家提供商品粮6800多亿斤,占全国商品粮的1/10,奠定了我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畜牧业实现了战略性突破,完成了由肉类输入省份向输出省份的转变。2007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22.7倍、28.7倍和20倍。畜牧业产值是1978年的125倍,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也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48.18%,已支撑起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完成了产生、发展到壮大为支柱产业的转变。从2002年以来,始终保持20%以上的发展速度。到2007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570亿元,已成为与我省汽车、石化三足鼎立的支柱产业。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90元,是1978年的23倍。其中,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占67.5%、17%、8.7%、6.8%。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67.5%下降到2007年的40%,2006年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41.6%。——多元化的市场经营主体已经形成,农业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市场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涌现出大量种养殖大户、大批经纪人队伍、大量以销售为纽带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大量的购销企业。农民从农产品的销售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购买,已由从前单纯依靠国家统购统销,转向依靠各类市场经济主体。购销主体的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产品供求关系。农民按照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组织生产、加工和购销,与企业同等地位参与平均利润分配。这种供求关系,已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变为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农村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得以破除,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农业全员生产率,由1978年的754元/人,提高到目前的11903元/人。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农民纷纷走上了新的联合与合作之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起,产业化经营顺势而生,并已经延伸和拓展到农业和农村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承包经营、合作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交相呼应,提高了农民的市场地位,增强了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竞争力越来越强。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和技术装备有了显著提高,生产手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农业科技创新迈出重大步伐,农业增长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的提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转变。2000年以来,我省农业科研有2项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有7项在国际处于先进行列;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项目有112项。我省的杂交大豆,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豆杂交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超级稻育种技术研制的成功,使水稻单产提高了20%左右,并使我省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跨入国际领先行列。我省加大了农作物和畜禽品种的选育推广工作,品种已经实现5次更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规模化植物转基因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农村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生根本变化。促进城市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全面落实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74%、98.48%。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实现了乡乡建有文化站的目标,40%的村建有文化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全覆盖,参合农民达到82%以上。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符合条件的80万特困群众,已全部纳入社保范围。新改建农村水泥(沥青)路66705公里,是改革开放前高级、次高级路面的133倍,农村公路正由“村村通”转向“屯屯通”。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11.4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0.42平方米。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快速发展。
春风又吹,篷帆已启!我们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奋发向上,一往直前,为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振兴吉林,孜孜以求、努力奋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