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创新之路——中关村科技园区20年自主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
|
时间:2009-09-14 |
|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以下简称中关村)诞生。20年来,中关村在改革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行,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北京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索创业之路
北京中关村地区聚集了全球最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为中关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关村迎来了第一批创业者。1980年10月,中科院研究员陈春先等人,在中关村创办了第一个民营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先进技术服务部。随后,一批创业者从科学院和高等院校走出来创办公司,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途径。1983年1月,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批示,认为中关村的创业者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中央领导的肯定,引发了第一次科技创业潮。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关村踏上了“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创业道路。1987年底,中关村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一条街”。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在“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峰,全国掀起了第二次科技创业的热潮。为了适应科技创业新形势的需要,1994年和1999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北京市分别两次对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区域范围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一区五园”的空间格局。这一时期,中关村电子信息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联想、方正等一批自有品牌的计算机,一批计算机汉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瀛海威、搜狐、新浪等中国首批从事互联网接入和增值业务的网络公司。
1999年5月,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的请示》。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并要求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这是国务院继上世纪80年代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90年代开发浦东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在此后一段时期,中关村在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环节取得了技术突破,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成果。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和关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关村时鼓励归国创业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努力研发一流产品,创造一流效益,鼓励企业不断创新,锐意进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要做强中关村,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勇往直前,与时俱进,跨越发展。同年,国务院出台支持做强中关村的8条政策措施,并在第二年批准对中关村园区进行新的调整,最终形成了“一区十园”的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目前,中关村已成为中国创新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引领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航向。
中国创新中心
历经20年发展,中关村已完成了从中国科研中心向中国创新中心的转化。以“创新”为发展的核心内涵,中关村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区域体系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围绕着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和民生的改善,中关村研发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一批中关村企业参与了“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技术研发,一批科技方案在国家电子“金字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核电站建设中被应用,6大类100多个自主创新产权的项目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建设和服务等。20年来,中关村先后获得9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又好又快。在20年里,中关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近3年来一直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两万余家,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超过9000亿元,占全国高新区总量的1/7左右,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已达45%。在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网络、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国内优势产业集群,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信息安全、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研发、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中关村总量的一半左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向高技术服务业转型。
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以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强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专业服务资源为依托,中关村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三位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构成了中关村的三支创新大军。近年来,中关村出现了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多种模式,形成了中关村软件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10多个产业特色明显、集聚效应突出、创新活跃的国家级专业园和产业基地。
先行先试的改革取得突破。中关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法制建设、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如在法制建设方面,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制定并实施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全国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自然人与外商合资的企业等,都出现在中关村。通过突破体制机制束缚,中关村充分发挥改革先行先试的作用,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创新创业人才快速集聚。20年来,中关村形成了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业人才等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吸引机制、培养机制和流动机制,中关村已成为中国创业最活跃、高素质人才最集中的区域,涌现出了以柳传志、王小兰、邓中翰为代表的一批创业者,培育了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一批高技术品牌企业,许多科技人员在中关村这片沃土上成长为创业投资家和企业家。近年来,海外留学人员到中关村创业逐步形成热潮。
中关村创新文化初步形成。在中关村,涌现出了联想、方正、用友、神州数码、同方等一大批以“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产业报国”为己任的企业和企业家,形成了“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中关村精神,营造了“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中关村已率先肩负起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使命,自主创新、中国创造已成为中关村的灵魂和精髓。
宝贵的经验 深刻的启示
中关村创新发展的20年,是高举创新旗帜、融入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浪潮、引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20年;是不断冲破旧观念和旧体制束缚,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的20年。中关村20年创新之路,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引领创新的龙头带动作用,这是中关村最神圣的使命。中关村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关村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关村的使命不仅在于自身的持续发展,更要率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发展,为首都和全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做出表率和贡献。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推动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作用,这是中关村最鲜明的特色。中关村不仅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一个发源地,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中关村的先行先试,其目的就是不断探索我国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路径和方式。因此,必须在中关村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教育、投融资、国有资产、财税、知识产权、信用、行政管理、国际化等改革开放措施,使中关村不断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新鲜经验。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整合产学研资源、凝聚创新要素的平台作用,这是中关村最重要的基础。中关村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无一不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的。中关村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投资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协会组织的广泛参与,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在中关村,只有不断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共同促进自主创新的良好局面。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高端产业的聚集辐射作用,这是中关村最突出的标志。转化科技成果、推动产业化是创建高科技园区的根本目的。中关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发展以研发型、总部型、服务型为特征的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因此,中关村不仅保持了自身又好又快发展,更通过技术辐射、产业转移、对外投资和人才流动,推动中国民营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的人文优势,大力弘扬中关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文化,这是中关村最深厚的内涵。勇于变革、永不僵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中关村凝聚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重要源泉,构成了中关村的文化软实力。正是这种人文精神,推动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孕育形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06年5月颁布的《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中关村打造成国家自主创新品牌,努力实现“民族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转变。未来20年,中关村将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端,选择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路径,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推动体制、政策、管理和组织创新,积极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由中国创新中心向全球新兴创新中心转变的宏伟目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