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特点
|
|
时间:2009-09-14 |
|
改革开放30年间,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来说,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从标志性建设到基础性建设。在1986年至1990年间,上海加大了对重要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市属文化系统文化设施建设投资为5.3亿元,超过前35年的总额。之后,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十大公共文化设施(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书城、上海美术馆等)先后建成,成为新上海的标志。
在一批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后,上海适时提出要把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文化建设上来。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的文化建设“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到2006年底,全市各区县已拥有公共文化设施570个;到2007年年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达到108个,依托农村信息苑、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建成了600家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全市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
二是从“重硬件”到“重软件”。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上海在重视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基础上,特别重视建立能够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重视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首先是建立公共文化投入机制,保障公共财政的稳定支持。其次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上海目前在组建公共文化服务专门机构和服务平台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东方宣教服务中心、东方讲坛、东方社区信息苑、东方社区学校、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等,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第三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日常管理运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虽由政府主导,但运作方式却引入社会化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与非营利组织的积极作用。第四是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绩效评估机制。
三是从“管脚下”到“管天下”。上海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重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视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使政府主管部门真正从“管脚下”转变为“管天下”,即不是只管自己的直属单位,而是服务整个行业、整个社会。
例如,发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作用,是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制改革的重要尝试。2004年9月,基金会启动面向全社会的文化项目资助工作。这一措施出台,即引起了热烈反响,申报项目达到429个。而按照以往的文化投入和资助渠道,其中有近3/4的申报单位和个人,是不具备申请条件或得到资助资格的。现在,打破了体制内外的界限,也打破了“国有”、“民营”的身份区别,为不同性质的主体提供了平等竞争机会。
四是从条块分割到资源整合。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中,上海将原有的社区文化馆(站)、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社区老年活动室、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少年科技站、社区健身苑、科普画廊等资源整合起来,使社区居民能在社区活动中心享受“一站式”服务。此外,东方讲坛、信息苑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也都是整合全市相关资源建立起来的。这些服务平台以新颖的服务形式,深入基层,服务市民,受到广泛欢迎,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重视加强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事业单位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机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机构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参与作用,共同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合力。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