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沿海开放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
|
|
时间:2009-09-14 |
|
厦门是我国新时期第一批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勇敢地肩负起“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的历史使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喜人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厦门市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厦门实现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沿海开放地区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
一、厦门经济特区在科学发展中取得显著成就
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厦门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前,厦门是一个典型的海防前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1978年,厦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4.8亿元,财政收入仅1.5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厦门的经济总量迅速增大,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375亿元,财政收入达348.4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5%,人均生产总值达56595元,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厦门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科学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突破12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厦门在全国200个大中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第10位。
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前,厦门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对外开放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至2007年,全市累计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82亿美元增加到397.8亿美元;外资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9%;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462.7万标箱,进入世界前20强;空港旅客年吞吐量924.92万人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2家在厦门落户;设在厦门的外国领事馆、境外各类机构、企业代表办事处有900多家。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商务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在厦门举办。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厦门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峡西岸国际性中心城市,在我国对外开放和促进海峡两岸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厦门进出的台胞累计达600多万人次。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进步。厦门属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较好。多年来,厦门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气力治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如今,厦门人均绿地面积26.1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84.71%,多项环保指标在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厦门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前,厦门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经过30年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厦门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区面积由1980年的14平方公里发展到2007年的18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32万增加到176万,城市化率由35.5%提高到68.3%。厦门的城乡一体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改善。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相比,2007年,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50元提高到21503元,农村人均收入由210元提高到763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9.26平方米提高到31.9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7.55平方米提高到52.3平方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087所,万人拥有大专学历以上人数1355人。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达90%,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为全国提供了示范。
二、厦门在改革创新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
概括地讲,厦门模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国际市场为依托,以新型工业为支柱,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以城市建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目的,政府依法调控、市场有序运作、公民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
依托国际市场而不依赖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区域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厦门有着得天独厚的联系国际市场的优势,但他们没有简单地依赖国际市场,而是积极统筹自身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积极学习借鉴国(境)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引进资本、人才的同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实现了对外开放的“四个提升”:把“招商引资”提升为“招商选资”;把“以侨引资”提升为“全面合作”;把以对外加工贸易为主,提升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经贸发展方式;把原来的边陲城市提升为海峡西岸国际性中心城市,特别是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高新技术发展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集约化程度。30年来,厦门坚持国家为厦门确定的“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经济特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外向型、技术密集型、非资源型工业,在引进先进项目、培育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同时,积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近年来,厦门更加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四个结合”、“四大转变”: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发展壮大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光电、软件、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实现了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把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起来,形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工业园区建设到工业集中区建设转变;把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了产业结构由单纯生产为主到生产与研发并重转变;把发展工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实现了从工业独重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01年厦门就提出了“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十六大以来,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率先提出“努力创建生态型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政策措施;与中央有关部门合作,率先制定了“生态文明(城镇)指标体系”;制定出台了《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和干部考核体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构建涵盖三次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江口海域综合治理工程,海岸带综合治理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高度评价,并被作为示范工程在全球推广。通过不懈努力,厦门市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以城市建设为动力,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作用。厦门特区的城市化程度很高。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调控、市场运作”为机制、以统筹发展为根本方法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实践模式。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学会算账,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求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值。例如,在大型开发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四大平衡”原则,即通过政府规划调控、市场有序运作,实现开发区投入产出“就地平衡、紧张平衡、积极平衡、综合平衡”以及治理水体污染、扩大土地资源、加快城市建设、建立新型工业基地的目标,取得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以改善民生为目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厦门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厦门是全国最早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城市之一。针对群众在住房、就医、入学、出行四方面的困难,明确提出“四个破解”要求,目前已基本建立起居民住房保障体系、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多层次教育保障体系和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一条“村民”变“市民”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例如,在工业园区建设中,给被征地农民每户一套居住用房、一套出租房和一个店面,使农民逐步融入城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2005年,厦门市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三、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的启示
厦门发展模式是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模式,它所蕴涵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全国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推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厦门的实践再一次证明,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这条道路,才能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山河秀丽,人民幸福。然而,这又是一条新路,没有现成答案,每走一步都要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创新。厦门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关键的一条,就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由此探索并创造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多个“率先”,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探索出适合自己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要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水平对外合作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对外合作的后劲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厦门的做法给我们以启发。他们以工业园区进而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抓手,以自主创新为龙头,推动形成高级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和集群效应,提升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走以集约发展为主要内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使自身发展与对外合作相互促进,为不断提升经济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厦门发展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较好地做到了统筹兼顾。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对内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主动融入国际市场与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统一起来;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厦门的实践表明,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性地统筹好各方面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能不断取得新成就。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着力转变执政方式,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厦门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战略任务的实施,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他们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统筹协调地推进发展,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厦门的实践表明,只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创造性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永葆青春活力,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胜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