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石,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河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着力转变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义务教育发展模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在农村探索学区管理的新路子,实行学校之间更加灵活的教师交流、教学交流、科研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城镇推行联合校、兼并校、分校、新建校等义务教育发展模式,以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资金运作机制,把国家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学校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社会捐助资金打包使用,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有效解决了打造优质教育所需的资金问题,全省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创新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建立教师支教制度,全省每年有近万名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启动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工程,目前已有近5500名师范生到农村锻炼,范围覆盖全省500余所农村中学。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以特色骨干专业为纽带,以企业为依托,联合有关职业院校,组建一批集约化、规模化、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优势互补。建立“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共同管理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全省中职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5%。完善中职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除了严格落实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还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开支。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建设强势特色学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偏重扩大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向注重提高人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着力建设强势特色学科,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2005年,启动高等院校强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工程,在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中遴选24个学科,每年对各个学科分别投入200万元予以重点扶持。目前,这一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高校学科基地及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6所高校新增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及培养取得较大进展,学科梯队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3人,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5人;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标志性成果快速增长,其中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沸石法海水提钾产业化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