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先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追求理想,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勇于实践。他对祖国和人民充满了爱,以近半个世纪的奋斗经历,铸就他极具个人魅力的为人风格。他的博学、敏锐、纯洁、爱心,赢得了国内外广泛的敬重。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则。邓小平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改革开放理论给科研机构、知识分子密集的中关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中关村以其独特的文化、教育、科技区域优势,走在了这一伟大进程的前列。
二十六年前,1978年的夏天,一批大陆中国的核科学家来到美国访问,这是中美两国政府在隔离30多年后,尚无正式外交关系情况下所做的特殊安排。在12名中方代表中,有一个44岁的陈春先教授,他是中国托卡马克核聚变试验事业的奠基人,除了带回美国先进实验室的最新知识与经验之外,他带回一些当时中国同行都不清楚的新事物:硅谷的创业精神。谁也未曾想到,这导致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开始。八年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而国家科委启动了全国科技园区的高潮:“火炬计划”。
1980年中,偶然遇到了一个机会。当时陈春先被选任新成立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第一任理事长,而“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属于北京市科协,这是一个称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地方,……于是就安排了1980年10月23日下午在市科协召开的学会常委扩大会。由陈春先作了名为“技术扩散与新兴产业”的访美报告,会上讨论很热烈。会后把成立“服务部”的建议写成书面文件上报。大约在年底之前名为“北京等离子体协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的机构成立了。
当时海淀区政府的领导是一批有眼光、有知识的干部,他们对推动科学院人才的主动倡议响应非常积极,希望能对海淀区的经济发展有所推动。因而在两个月内陈春先等人就与海淀区工业公司合作,成立了华夏新技术研究所,在其基础上,又成立了华夏电气厂和电气服务公司。此后,京海、科海、四通、信通等一批科技人员兴办的公司也相继成立,中关村出现了许多销售电脑,提供软件开发和应用服务的公司,这就是最初的“电子一条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