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位于海淀中关村街道办事处辖域的西北部。查遍北京的明清地图或古文献资料,只有海淀镇或黄庄,而无中关村。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称:中关村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北京地图上是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中关村之名源于中湾,俗称中湾儿。
早年,海淀又称海甸,是一片水汪汪的地带,不亚于江南水乡。据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版的《北京城郊地图》(德国人实测绘制)、1915年出版的《京师四郊地图》和1934年出版的《北平四郊详图》记载,今海淀中关村位置标定地名为中湾,在其附近尚有港湾、大坑沿、大泥湾、小泥湾,远处有长河、巴沟、苏州街、长春桥、北下关等与水域相关的地名。
古人称水闸为水关。德胜门有水闸,是玉泉之水流入京城的总水闸,称水关。其上游为高粱河,即今长河,在西直门外有高粱桥,在其桥头有水闸,也称水关。在今中关村这个古称中湾的地方有与昆明湖、圆明园福海、前湖水域相连通的水系和水闸,也有沿其河岸修筑的御道,可供皇家的龙凤辇车通行。当年乾隆皇帝、慈禧太后走陆路去圆明园和清漪园(颐和园)时,都要从中湾御道通过。民国初年,中湾之名被改为中关村,这就是中关村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地区崛起了电子一条街,在此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又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使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2002的6月5日,一座高8米、长3.8米、宽25米的中关村纪念碑在中关村大街北端西侧落成,其所在位置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考证的中关村原址。上面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中关村”三字,成为中关村发展起点的标志性建筑。侯仁之教授认为:中关村应分为新老两个阶段。老的中关村自然村落,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中关村地名的起源;新的中关村随着电子一条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科技园区的演变,已不仅是一个地名,而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象征。因而中关村新地标应选在新老中关村的交汇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