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在京郊清河镇创立的“溥利呢革公司”(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前身),是官商合办的中国第一座毛纺厂,开创了我国大机器毛纺工业的新纪元,是近代中国大机器毛纺工业的发祥地。是一个在海淀地区诞生、成长、发展近百年的老厂,给清河地区乃至海淀区地区带来的影响和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百年来,北京清河毛纺织厂以其悠久的历史、精良的产品驰名中外。
清河镇金朝称清河馆,元朝称清河社,明朝称清河店、清河铺、清河社、清河村。《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清河南北”。是以清河为界分为南镇和北镇。清朝称清河镇。
清河镇是北京城北通往南口、居庸关的必经重镇,出入北京城的第一道门户,清高宗弘历做《清河道中》诗:“始发清河道,将为塞上行。看山青觉近,问路景如新。”1949年底成立清河镇人民政府。1952年8月划归海淀区。
清毛产品饮誉中外,花色品种丰富多彩,产品质量名列前茅,这是清河毛纺织厂的重大优势。1977年以来,精纺产品入库一等品率逐年达到95%以上。在党委、厂长和总工程师的带领下,狠抓工艺的研究、改革及测试,及时采用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组织新产品的设计、研制和投产,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夺牌创优,主体产品始终保持全优水平,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的出口生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出口交货量不断增加,创汇额逐年增长,产品远销60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轨道,以传统的特色和崭新的风貌,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大显身手。
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接见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刘世梅以及1960年邓小平视察五车间,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又来到了百年历史的“清毛”,一个普通的毛纺厂能够得到这么多的关怀,全厂的职工都说:“这是我们独有的骄傲。”
北京清河毛纺织厂走过了百年的漫长道路。它的全部历史正是我们民族毛纺行业发展史的缩影。解放初期,在党的领导下,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开始在毛纺行业首先推广郝建秀工作法。经过1951年、1956年、1959年三次调整扩建,工厂规模逐步扩大,品种不断增加,质量稳定提高。1962年分成三个厂,使清河镇成为北京市毛纺基地,为过渡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