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曾名“海店”,因地处高原与平地间的交通枢纽位置,而为人所聚居,金中都、元大都倚之兴建大城。
现在的北京城是从元大都的城址上发展起来的,而元大都又是利用金中都东北郊的离宫开始营建的。实际上还在元大都开始营建之前六年,海淀镇的原始聚落就已见于记载。当时中都又称燕京,已在蒙古兵占领之下。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即位于滦河上游的开平,建元中统。是年十二月乙巳,忽必烈进驻燕京。中统二年二月,中书省祥定官王恽,随同中书省丞相马马(均加示旁)等北上赴开平。在所著《中堂事记》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中统二年赴开平,三月五日发燕京,宿通玄北郭。六日早憩海店,据京城二十里。
按 “通玄” 所指,是中都城正北面的通玄门,其地西南据今白云观甚近。白云观西北约二十余里正是今海淀镇所在的一带地方。如果具体加以推断,当时的“海店”,其位置应在今万泉庄以北,相当于旧日所渭南海淀街所在处,近年来已被扩建为苏州街的最北一段。按苏州街的命名,始于乾隆年间。实际上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条南北大道,状如大沟。近年来改建为现代街道时,在路基两旁高地上,发现有战国以至元明时期的遗址遗物,散布其同,足以税明大道的来源已久。
在这里应补充说明的是,金中都乃是在北京自古以来的原始城址上,逐步及展起未的最后一座大城,导致她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它有一条自古以来逐渐形成的大道,向北直出古代的居庸关,越通八达岭,直上蒙古高原。这条捷径出中都正北门后的第一站,就是上文所说的“海店”。
公元1267年,也就是元至元四年,开始在中都东北郊外兴建大都,相继建国号曰元。此后,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相继东移,终于形成经今清河慎、沙河镇和昌平城,转而西北,出居庸关的道路。因此从元朝而后,最早见于记载的“海店”就失去了它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反而以水源见称的“海淀”一名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只有在元大都建成之后,作为湖泊的“海淀”又出现在文人写作中,被命名为“丹棱片(加水旁)”,但是在民间,未见流传。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略》有专文记海淀,兼及娄兜桥,节录如下:
水所聚曰淀,高粱桥西北十里,平地出泉焉,彪彪(均加水旁)四去,为十余淀潴,北曰北海淀,南曰曰南海淀。
按此处“海淀”一词所指,为一带水草丛生之浅湖,且有南北之分,县而易见,无可置疑。
“海店”相当于现在“南海淀街”所在的地方,正好处于一带高地西北一侧的边缘部分。这片高地海拔在50-52米,可以称之为“海淀台地”。台地上原本是以旱作为主的农耕地带,是华北平原向北方的延伸。再向西去,地形陡然下降至海拔46-47米,自南而北逐渐开阔,而且向北逐渐倾斜,泉流水田散布其同,伊然一带江南景色,可称之为“巴沟低地”。这一带低地原是7000-5000年前永定河北去的故道。由此再向西去,地形又逐渐升高,一直延伸到西北一带的丘陵和山麓地带。
在了解到上述这一地区的地理情况之后,就不难理解早在今日北京城兴建之前,也就是从旧中都城北上的大道要以“海店”第一站的原因了。因为这第一站,虽地处台地之上,却旁邻富有江南水上风光的低地,享有水产饮食供应上的便利,而且它距城20里,正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也就把“海淀”改写作“海店”了。可是随著大都城的兴建,北上蒙古高原的大道东移之后,作为交通要道上的“海店”不复存在,而作为水乡“海淀”的名称,却一直被沿用下来,而且日见重要。
在清代,海淀一带园林密布,园中有湖,园外复有水荡甚多,田中种植风荷香稻,宛如江南水乡,有诗为证。
忽牵野性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
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莲蓬。--清人咏未名湖前身的景色
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
两岸绿杨蝉咴咴,轻舟满领稻风香。--乾隆咏自畅春园西花园舟行至圣化寺,描写的是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