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培育符合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每一所大学面前的迫切任务,而建设本科特色专业则成为各个高校在大众化时期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007年9月至11月期间,教育部通过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二级项目“特色专业建设”,拟从全国3万个专业点中遴选出500个二类特色专业点和500个首批一类特色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南京大学在这次建设中,从对特色专业的内涵理解入手,遴选了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新闻学、经济学、软件工程、网络与嵌入式技术、服务计算7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哲学、汉语言文学3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这10个专业均获得了教育部批准立项以及给予重点资助建设。
通过特色专业的遴选和建设,我们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专业办学理念特色、培养模式特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特色以及特色专业的社会适用性、评估监控机制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一、内涵理解
特色专业,是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人才培养质量要明显优于其它专业或其它学校同类专业,并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
遴选特色专业,其目的在于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实现对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分类指导。
建设特色专业,是一所大学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特色专业的建设首先应该符合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应与本校的办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
遴选和建设特色专业,有其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内部条件是指高等学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历史、办学实力和办学远景,凝练出适合自身、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再细化到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外部条件是学校应充分调查社会需求、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参考其他高校办学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
具体来说,特色专业的遴选与建设,应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差异度、优越度以及本科专业同外部环境的适用度来寻找和检验其特色之处。
二、建设内容
(一)以特色的办学理念为指导
应该说,本科专业的特色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办学特色的核心组成。遴选并建设特色专业,首先要以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特色办学理念为指导。
我们认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专业建设应坚持依托学科、面向需求的原则,以内涵发展为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品质,着重建设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专业。而遴选和建设此类专业,尤其应强调注重学科背景和研究基础,形成本科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体系,坚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遴选特色专业,首先应关注的就是该专业是否在其学科背景上对人才培养理念有创新性思考。我们认为,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因此必须首先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这种教学改革的需要。如,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提出了“以‘宽基础、重应用’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引导,既培养具有经济学家思维的理论人才,又培养善于经济建设的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分流人才培养目标;地质学专业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掘科研潜力,坚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瞄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上手快、后劲足、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目标;一类特色专业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致力于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有关问题,为学生能在学术上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这些各具特色的教学理念构成了各个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宏观上主导着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绩效。
(二)以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
有了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即明确了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如何在保持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突出地体现特色目标,这就要求特色专业充分构建科学合理并又具有明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在课程模块的设置和培养方法上体现该特色专业的示范性。以南京大学为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以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和大理科班等7个国家级“理科基地”点,经济、中文2个国家级“文科基地”为依托,曾在一批省级、校级“品牌”、特色专业中构建了“3+1+2”、“3+1”、“3+0. 5+0. 5”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别针对基础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从2006年起,学校又在总结强化部、基础学院的经验基础上,以匡亚明学院为教育创新平台,继续保留原有的理科强化班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推进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的贯通,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前2年由匡亚明学院按学科模块实施通识教育、后2年由各院系进行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简称“2+2”模式)。该模式在师资配备、教学计划安排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更新观念,计划逐步推进完全学分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程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南京大学特色专业中的地质学、经济学、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和哲学专业均已纳入了“2+2”的人才培养模式,软件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也在加强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方面进行了改革,培养既能满足产业界需求,又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工程专家。
(三)以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直接影响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研究型大学要坚持“人才强校”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名师、教授进本科课堂,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我们认为应具体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名师,学校制定政策,吸引名教授尤其是科研水平高的中青年教授上本科生基础课,在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相融合,加强对名师教学经验与资源的总结、研究和推广,提高学校教学研究的水平;二是培训青年教师,通过规范管理,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培训,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三是充分发挥老教师作用,由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政策,对少数特别优秀的名师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予以延聘,对部分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突出的老教师予以返聘,继续发挥老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还要全过程注重教师的师德建设,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为重点
课程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与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相适应,课程和教材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其独特性。
我们认为,研究型大学特色专业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组织知名教授主持精品课程,积极开发原创型教材,组织研究引进教材,加大双语教学改革试点。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重点建设一批通识教育课程,聘请各学科领域知名教授担任主讲,学校重点抓课程内容更新率和新课程开出率,鼓励各专业教师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力争出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精品教材。开放专业课程体系,为学生跨专业选课创造条件。例如,目前南京大学的3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 7个特色专业共拥有8门国家精品课程。新闻学专业按照基础型课程、实践型课程、研究性课程等三个层次进行课程设置;经济学专业立足于经济学基础性人才与国际接轨、应用型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思路,构建了优化组合理论性基础课程与应用性课程两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