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建设项目,“211工程”在我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211工程”的建立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指明了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是“211工程”建设的根本方针。江泽民、李鹏、朱?基等中央领导直接关心“211工程”建设,并多次作了重要批示。李岚清同志直接领导工程建设,确立了“211工程”建设的重大方针。党和政府对“211工程”建设的关心和指导,为“211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保证了“211工程”建设健康顺利的发展。
国家构筑高等教育发展平台,提升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11工程”实施五年来,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瞩目。“211工程”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信息资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211工程”学校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需求。
“211工程”实施五年来,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了“九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明显的投资效益。国内外有关部门和专家曾多次进行过检查和评价活动,对“211工程”的建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关机构在对“211工程”建设学校评审后认为:“211工程”部署安排周密,资金使用合理,项目控制严格,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一个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工程。据统计,经过“211工程”建设,学校在“九五”期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来华留学生分别增长61%、108%、101%和45%,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增长109%,留学回国人员增长38%,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值增长106%和98%,在SCI、EI、ISTP上发表论文增长94%,获国家级奖增长37%。
“211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带动了高等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和科研装备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为紧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11工程”以其丰富的实践,展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投资建设高等学校的成功之路,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11工程”学校数量占全国高等学校比例虽然不到10%,但目前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32%、69%、84%,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值占全国高校的72%、54%,“211工程”学校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国高校中有博士学位教师的87%,覆盖了全国96%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85%的国家重点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资金总量为108.94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7.55亿元,部门配套资金31.72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4.89亿元,学校自筹资金23.63亿元,其他渠道建设资金1.15亿元。此外,另由部门和地方政府安排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经费74.72亿元。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资金在使用安排上,用于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为62.11亿元,用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为36.7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为10.06亿元。据对已验收学校的统计,“211工程”建设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总体上已超额完成资金计划。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优化结构,学科实力显著增强
“211工程”的重要创新和突破点之一是确立了高等学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并取得显著成效。“九五”期间,从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经过建设,已经初步形成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我国高等学校学科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重点建设学科实力明显增强,已经成为所在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核心,其中部分学科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
学科是体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是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建设,有效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211工程”建设遵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实行“宏观调控、理顺布局、优化结构、重点扶持”的建设方针。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不重复设置建设的原则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对每个学科建设项目进行专家集中审核。在建设过程中,许多学校在学科建设模式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使重点学科建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并充分显示了“211工程”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带动效应。如南京大学通过建设一批优势的一流学科和“学科特区”,以确保重点,加快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在“211工程”中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了饲料、玉米改良、转基因植物研究等一批研究中心(基地),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龙头和示范作用。
针对过去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学科口径过窄的传统模式,“211工程”着力推进高等学校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合,为高等学校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提升整体水平创造了条件。
“211工程”建设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的数学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大数学学科“九五”期间在微分动力系统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现有7位中科院院士及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重点学科最多,师资力量最强的学科。复旦大学“遗传学”学科近三年来克隆到人类新基因250个,90个基因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6个基因申请了国际发明专利(PCT)。
科研装备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幅提高,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211工程”有针对性地为一批重点建设学科配置了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所必需的、水平先进的设备,增强了高等学校科研装备的总体实力,使高等学校开展学科前沿研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吸引了优秀人才,在开展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方面成果卓著,其中包括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的在科学前沿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为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贡献,有的具有特殊功能和行业特色。这些成果的产生,有些是在以往良好工作基础上,“211工程”经费的投入予以提高和完善,有些则是在“211工程”经费的带动或支持下,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然后进一步从其它渠道争取到更多的经费支持而形成的。其代表性的成果如:北京大学“无机化学”项目“锑、铕、铈的国际原子量新标准”成果;清华大学“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及计算设计研究”成果;南京大学“尿激酶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成果;东南大学“高速公路路面新结构、新材料与工程应用研究”项目;吉林大学“原子簇的结构规则和化学键”成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及驯养繁殖研究”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壳幔物质组成、结构、流变状态及壳幔相互作用和深部过程研究”成果等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11工程”建设中十分明确的一条指导思想是:高等学校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全国高等学校的一次新的准确的定位。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学校都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目的,主动投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介入国家重要建设领域,与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生活融为一体。特别是由于中央与地方共建体制的运行,使高等学校更自觉地树立起服从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增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自身特有的贡献。
清华大学“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在“211工程”资金的支持下,实现了由科技攻关项目向产业化的成功转化。现已形成了固定式、组合移动式、车载移动式和铁路列车等集装箱检查系统产品系列。该系统在海关装备后已查获走私案值超过人民币2亿元,得到了海关的高度评价,并已作为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的主导产品装备我国海关。上海交通大学“桑塔纳轿车活塞加工关键专用工艺设备研究开发”项目,为上海市有关企业节约外汇557万马克,节约技改投资2700万元人民币,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600余万元。浙江大学“热能与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投资建设0.5MW废弃物流化床焚烧实验台,在废弃物焚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其中洗煤泥流化床焚烧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20多台发电锅炉,已投运的电厂年新增利税4000万元以上。
“211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还充分证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仅能解决长期困扰高等学校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能产生极为显著的效益,能收到高等学校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丰厚回报。
“九五”期间,“211工程”着力改善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在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基本实现立足于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211工程”还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创造了良好条件。在“211工程”的促进和影响下,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正在顺利进行新老交替、实现平稳过渡,历史原因造成的人才断层问题在部分学校已基本缓解。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地区主干网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使全国高等教育数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