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行业特色 > 食品行业 > 行业精英 >
  推荐阅读
郑州思念
李伟 职务:董事长 单位:思念集
  郑州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
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大奶茶品牌企业领导人——
2006胡润百富榜第42名,山东
"中国豆奶大王"的领军人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
中国三大名酒之一的剑南春集
稻香村饼屋-北京稻香村集团
小小汤圆成就20亿身价——三
  特色推进
商权支付
编者按: 所有人赚的都是认知的
  [专家观点]商权支付百日回本,
[专家观点]购买商权课程“充电
[媒体报道]媒体析国资委新掌门
[论坛视点]顾秀莲在中国特色实
[时代声音]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时代声音]总设计师何镜堂:东
[专家观点]李毅中:具有中国特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屹立东方,放眼全球
 
时间:2009-05-31
上月中旬,伊利股份(600887)发布了2005年全年财报。2005年伊利主要财务指标全线飚升,伊利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121.75亿元,利润总额为4.92亿元,并实现每股收益为0.75元。作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过百亿的企业,伊利已经站在了行业的潮头,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一艘旗舰。近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潘刚先生。
  记者:伊利集团经受了种种磨砺后荣获了多项荣誉,您如何看待这些荣誉?在磨砺与荣誉间,您有哪些感悟?
  潘刚:最近,伊利集团和我个人获得了不少荣誉,包括最佳企业公民奖、最佳雇主,以及我个人获得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等。无论哪项殊荣,我觉得这绝不仅仅是属于我本人的,它更是属于整个伊利集团的,是几万名伊利的员工一起奋斗的结果。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非常看中这些荣誉。这是我们伊利的荣誉,也是中国乳业的荣誉。我非常高兴的看到在“2005CCTV中国年度雇主”大型调查中,伊利员工的归属感指标是所有企业中最高的,这说明伊利不仅是员工工作的地方,更是员工的快乐家园。这是我最感动的一个奖项,因为这个奖来自于我们员工的肯定。我非常喜欢大家劲往一处使,团结如一家人的氛围。
  磨砺与荣誉是相辅相成的,是辨证统一的。我觉得这些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没有当初的种种磨砺,可能就没有现在的荣誉;今天获得一些荣誉之后,应把这种荣誉看成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磨砺,使自己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挑战。
  记者:伊利集团的产品涉及到了乳品行业的冷饮、酸奶、液态奶、奶粉、奶茶粉等产品,在产业多元化,产品多样化方面有哪些新计划?
  潘刚:国内的乳品相比发达国家而言,还是比较单一的。国内市场80-90%是白奶,而国际市场,乳业巨头更多的是靠酸奶、奶酪、黄油等高附加值的产品来发展。由于奶酪的口味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因此,国内没有几家乳品企业生产奶酪。而伊利奶酪、黄油都在做,但我们不会单纯去模仿,我们会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适合他们的产品。将来,我们将重点发展液奶、酸奶、高附加值配方奶粉、冷饮和奶酪业务。除此之外,伊利还有很多的产品在研发,相信不久会一一推荐给我们的消费者。
  记者:伊利集团拥有全球最好益生菌株LGG的中国独家使用权,在业内率先通过全球领先的GMP、HACCP、ISO9001、ISO14001等管理标准,表明伊利集团在硬件方面和技术方面的优势,现在贵集团还有哪些国内领先、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优势将为集团带来哪些市场优势?
  潘刚:1999年以来,伊利集团先后投资8个多亿,全面启动乳业技术改造工程:投资2.6亿元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高温灭菌奶生产基地,全套引进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德国GEA牛奶无菌加工设备,瑞典利乐超高温灭菌奶包装线,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投资2.5亿元在黑龙江杜尔伯特县新建目前中国单线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档奶粉生产基地。  
  2004年,伊利集团技术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标志着伊利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同时伊利集团还拥有国内第一个乳业研究院,研发实力国内领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开发了中国第一个乳业专利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伊利集团还投资3.5亿元在呼和浩特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新工业园占地300多亩,拥有18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1500吨,所有设备和工艺技术分别来自德国、丹麦、瑞典和日本,均为国际一流水平。实现了从收奶、标准化、无菌灌装、机械手包装及出库的工业全自动化控制。参照GMP的工艺要求和工艺要点,工业园区使人流和物流更加有序,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劳动强度较大的工序采用机器人操作。引进了世界一流、具有极强识别记忆的全自动立体仓储系统,共有21024个货位,容量20000多吨,实行 STV无人驾驶自动穿梭小车运输管控。采用了从原奶收奶、成品出库到进入市场的MES产品完善追踪链,包装过程中实行信息中央管理,自动采集样品检测,有效实现产品追溯的安全防范系统。应用了从奶车进入、清洗、原奶化验、过泵、收奶、车体内部洗浴刷卡的“一卡通”安全保证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多媒体会议及视听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公众信息发布与查询系统,有效节约了能源和人力,实现了开放性、高效性、实用性、可靠性的特点,可以说是当今最先进技术和设计的完美结合。此园区的建设将为伊利进入世界乳业20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顶级的研发体系对伊利产品的安全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使得消费者会非常信赖伊利,这样就会有效增加伊利品牌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先进的技术能力也会帮助我们开发出更营养、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从而提高伊利在产品方面的竞争力。
记者:伊利集团连续两年作为“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的协办单位,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方面,伊利集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潘刚:以消费者健康为己任,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牛奶,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医药行业的生产标准无疑是世界上最严谨的。为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秉着追求人类健康的使命感,伊利在乳制品行业首次引入医药行业的GSP标准,并逐渐推广开来。同样地,伊利2004年率先在业内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资格认证、ISO9002系列质量控制体系认证以及HACCP过程控制体系和标准认证等。伊利还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质量控制不仅包括生产的全程控制,也包括对供应链中奶农、牧场、奶站、供应商、加工厂、经销商、服务商的质量全程控制;全方位质量控制是采用世界一流的质量检测设备,坚持国际最严格的检测标准。完善质量预警系统,将内部质量监督与第三方审核监督相结合;全员质量控制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各单位都必须严把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零缺陷,售后服务零抱怨。对那些在技术改造和质量管理方面贡献突出的员工,用员工的名字来命名,将他们永远载入伊利发展的史册。2005年7月,伊利花园式的新工业园投产,这个园区目前是亚洲产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基地。很多前去参观的人都会吃惊地注意到在这个巨大的车间里是看不到几个人的。这里面许多关键设备都是在亚洲首次使用,它不仅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控制,更采用了全球领先的MES产品完善追踪链,对任一产品都能快速准确地追溯到各个环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设备、这套流程重新定义了中国食品业的安全管控标准。
  记者: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草原文化、马背文化的感悟下,伊利集团孕育出了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构建方面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潘刚:伊利发展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也许大家会说,有资金、有实力,自然会做到,实则不尽然。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这背后有着伊利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现在,经过长时间的缜密梳理,伊利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具体解释有两个方面:一是伊利存在的价值和追求就是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伊利致力于改善人类营养结构,增进人类身心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塑造现代生活方式。二是伊利为了消费者而不断创新,进取超越,将高科技和纯天然完美结合,向社会提供高品质、营养的产品。在企业文化的构建方面,最重要的是这些理念经过不断的落实和渗透,完成伊利员工日常工作行为到习惯的固化,使得企业文化真正成为指导日常工作的准则。
  记者:人力资源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仅仅2005年上半年,伊利就在各大院校招收了1500名毕业生,充实到各个岗位。并与三大猎头公司合作,在国际公司中招聘人才,并成立了乳业研究院。您认为与伊利集团企业文化相匹配,能够促进伊利集团事业的人才,最应具备哪些条件?
  潘刚:伊利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创造一个全员学习的环境。同时,制定有的放矢的培训制度,促进员工的有效成长。与此相得益彰的是,伊利为保障员工的成长不受到任何因素的阻挠,创造了公开、透明、公正的工作环境。伊利同时创造让员工能体验到极其强烈的成就感环境,从而让成就感伴随员工,使其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激情。如今,伊利拥有在职员工已达30,000多人。其中,中层管理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5岁,这样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更为伊利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伊利也对人才提出了一些要求以更好的促进员工和伊利的共同发展:首先要具备将个人发展融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观念;其次无论是从管理高层到基层人员,都需要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的工作态度、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忠诚诚信的工作原则、敢于突破常规的工作魄力。
  记者:伊利集团正在推进精细化管理,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您认为伊利集团或是我国大型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观念应做哪些调整?
  潘刚: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企业发展的轨迹可以基本归纳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创品牌,占市场;第二阶段是上规模,降成本;第三阶段是抓管理,促效益。伊利集团的发展轨迹已经到达了第三个阶段,如何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使企业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伊利员工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乳业市场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的“不以速度论输赢,要快速发展、更要健康发展”的管理理念对中国乳业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就要求企业不仅仅要求“快”,而且要追求“精”。精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到精确。首先要精确地量化管理,科学、细致地挖掘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利用数据指导决策和行动;同时要持续改进各项业务流程,追求最优化。要在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流程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找出最适合伊利的业务流程和规范,目标是最高的效率和结果导向;要做到精确管理,实现业务流程的最优化,前提是有充分的协同作战意识和技能。而且这种协同的范畴要非常的广,不仅仅是企业的各个部门要协同,企业和经销商之间要协同优化流程,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也要协同,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要,消费者和市场才会真正地认同你,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伊利有责任也有义务引领所有乳品企业一起殚精竭虑,不断创新,提升我们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为中国乳业尽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而努力。
  记者:伊利集团历来重视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公益事业、举办公益活动、投入公益资金在乳品行业都位居前列,您作为优秀企业家之一,对于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如何理解?


  潘刚: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是多方面的,包括产品、服务,员工发展、纳税、社会公益等诸多领域。首先,品质对乳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伊利更是将品质看成企业经营管理中最生死攸关的事情。这是关系到中国几亿消费者的健康的事情。其次,让我们重新看一下伊利2005年的成绩,不仅实现规模第一、收入第一、还实现了2005年全年纳税9亿,成为乳品行业纳税主营业务利税第一、纳税第一的企业,远远超过第二名,相差很多倍,十多年来,我们累计纳税近40亿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基本一点是给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收,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这点都做不到,而只是夸夸其谈社会责任,这是很难让人理解的。第三,企业只有经营的好,发展稳健,才能对员工、产业链、消费者真正的负起责任来。拿伊利来说,我们首先要解决众多奶农脱贫致富的问题,我们更要对广大的消费者负责,提供放心营养的食品,我们也要对股东负责,让他们对我们的信心有所回报。相反,如果企业经营不好,只求快速不求健康发展,也谈不上社会责任问题。第四,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应支持公益事业。可以毫不谦虚地讲,伊利在中国乳品行业贡献最高,仅2005年,我们就先后出资5000多万元,支持政府文化体育事业;协助政府建立奶牛风险基金;独家创办“伊利宏志班”,承担今后的三年时间里,50名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学杂费用;并成功赞助和支持北京奥运,目前,伊利全体员工注册为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记者:伊利集团多年来一直位居市场占有率前列,在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市场营销模式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经验,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居民消费越来越理性,伊利集团在市场营销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潘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健康意识的增强,乳业面临着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的挑战。目前,中国大多数乳品企业都停留在目前的一线市场,把精力集中于大城市的大客户,像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和地区,能够直接产生效益,然而,这些城市乳品竞争非常激烈。而二三线城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却很少有企业愿意去开拓,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的售点都是比较分散的,开拓市场、推广等前期投入成本比较高,另外,投入之后不一定就能立刻见效。进入这一市场,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创新的营销模式和敏锐的战略眼光。伊利意识到自身做为领导者在创新营销模式上的责任感,意图开拓新市场带动其他乳品企业一起将中国乳业市场做大。我们2005年开始在浙江南部选择一个地区,迅速开始了试点,通过营销模式的创新,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短短两个月销售额就翻了一番。目前,这种新的营销模式在二、三级城市已经为伊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截止到去年第三季度,在二、三级城市新的营销模式为伊利贡献了20%的销售收入。
  在年初的经销商大会,我们和经销商将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使得伊利和经销商融为一体,打造一个“共生、共赢、共荣”的大伊利,一起拓展更大的市场。目前,伊利品牌管理部已经着手制定一个长期的营销计划,随后将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各地区销售人员和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各区域的不同战术组合。
  记者:伊利集团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其品牌喜好度和忠诚度也越来越强,伊利集团在品牌维护和品牌拓展方面有什么计划?
  潘刚:大家应该已经看到了伊利最新发布的奥运主题路牌广告,我们提出了一句口号,叫“为梦想创造可能”。伊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追求人类健康生活,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不管是管理创新,还是支持奥运,都是为了给全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我们会继续做好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为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对伊利品牌的忠诚度而继续努力。
  记者:伊利集团在呼和浩特的金川、乌兰察布盟、京津唐一带、西安、黑龙江及锡林郭勒盟等地区的生产基地已经纷纷进入了投建、投产,本年度还将补充哪些战略要地?
  潘刚: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还将根据试产发展的情况继续加大生产建设,具体在哪里投资建工厂,或者整合哪些相关企业,首先取决于具体的条件,对液态奶和酸奶产品来说,首先要有奶源基础,有了稳固的奶源基础,才能有稳定的产品质量,也才能有做成功工厂的保障。具体的项目正在规划和运作当中,请留意我公司的公告。
  记者:从2005年11月16日起,伊利集团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独家乳制品赞助商。伊利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作为奥运产品生产商是伊利的荣誉,更多的是责任,为满足奥运产品供应,集团都做了哪些安排?
  潘刚:伊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追求人类健康生活,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让中国人的梦想都变成可能。因此,伊利的一切工作都会围绕与奥运深度契合的目标运行,把伊利对北京奥运的责任和使命,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宣传奥运,支持奥运。伊利不仅重视奥运战略的制定,更注重奥运的责任感。
  牵手奥运,让我们有契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食品、乳品企业的实力,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创新的管理和营销水平,契而不舍地实现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和消费者的最大化贡献。从以往的奥运营销经验来看,不仅需要企业目标与奥运精神一致之外,奥运战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必须把奥运赞助长期结合到日常的运作中。
  记者:伊利集团提出到2010年要进入全球乳业20强。现在全球乳业巨头纷纷进驻中国乳品市场,在与中国乳品企业进行了资本、技术、产业的密切合作,伊利集团会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吗?您选择洋伙伴的标准是什么?
  潘刚:只要是对中国消费者有利,对伊利和中国乳业有利,伊利不排斥与国际乳业巨头的合作。目前尚无任何计划。
  记者:在春节期间您代表中国食品行业领导人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并与各界高层人士进行了密切接触,他们如何看待伊利集团的腾飞和国际化发展?您对国际化竞争有哪些新的体会?伊利集团该如何走好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潘刚:参加全球经济论坛,我收获了很多,这对于伊利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到了那里,我代表中国,我的一切尊严和价值,首先就是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国企业家,所以我们得到了国际社会更多的期待和欢迎。我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海斯·博格、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NBA主席大卫·斯特恩、巴基斯坦元首穆沙拉夫总统、雀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必达、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吉和戴尔公司董事会主席戴尔等人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他们对伊利、对中国企业的腾飞由衷的感到钦佩和赞叹。
  我认为中国乳品企业追求的国际化,首先不是争着、抢着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国外去,而是要争着,抢着将符合世界水平的产品奉献给我们自己中国人。这才是现阶段中国乳业企业应该做的事情。伊利早在2001年就将牛奶销往港澳,2002年冰淇淋产品也进入港澳地区。产品在港、澳地区销售,不仅考验我们的产品品质和客户服务,还检验了我们的市场运作能力、网络覆盖能力。伊利世界级的生产和管理,同样可以提供给消费者世界级品质的产品。另外一个层面,其实伊利和其他中国乳品优秀企业已经在一个国际化市场上打出一系列漂亮的战役,稳操胜券了,这个市场就是中国市场。全世界乳业20强基本上都在中国安营扎寨,排兵布阵,别人都很看重这个市场,我们在市场上产品始终供不应求,在最近一两年我们不可能大规模把产品销到国外,其实,我一直强调,中国市场非常之大,但是现在却是非常之小。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是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多的没有喝到牛奶的人口。如果能把市场做深做透,那可能仅仅在中国就制造出几个世界级的乳品企业了。


  伊利理解的国际化,是在中国本土市场上进行的国际品牌大比拼,积极引入并消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理念,推行全球最高管理和产品标准。国内的乳品品种单一,80-90%为白奶,而国际市场,白奶根本不赚钱,他们靠的是酸奶、奶酪、黄油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由于奶酪的口味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因此,国内没有几家乳品企业生产奶酪。但伊利奶酪、黄油都在做,除此之外,伊利还有很多的储备产品。世界上很大的乳品企业,其单一加工厂的规模也没有伊利的大。伊利的装备水平是世界最先进的,我们工厂的一些新设备国外的大的乳品企业很多都没有用过。”伊利的工人凭借对乳业的经验对国外先进加工设备进行创新、设备改造。这种加工工艺和技术上的高起点,也是一种国际化。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我们的责任很重大。我们希望能与所有中国乳品企业一道,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让所有中国人尽早都能喝上放心的牛奶。
 
上一篇: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
下一篇:希望集团董事长,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
  相关链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
·财富属于有思想、有行动、勇于攀
·做人靠人品,做事一样靠品质:“
·小小汤圆成就20亿身价——三全凌
·12只野鸡创下300万财富——德盛
·紧抓机遇 汇聚人才——河南省漯
·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秀
·"中国豆奶大王"的领军人物、现
·盼盼集团董事长蔡金垵创新发展—
·十大奶茶品牌企业领导人——香飘
·杨全仁——由生鸡鸭叫卖商成为名
·一粒种子改变整个世界——杂交水
·被誉为中国最甜葡萄状元的“金手
·油水汪汪 香而不腻的天津“狗不
·魏应州和“康师傅”方便面——某
·徐福记食品——创造糖果王国奇迹
·怕上火喝王老吉——被誉为“药侠
·由叫卖伙计到大老板的奇迹——天
·先做人后做事——原蒙牛乳制品集
·广告牌上的蔬菜书记——山东省寿
·以“厚德如森”为终身追求的青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