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召开的福建省水产原良种评审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获悉,厦门大学选育的“东优一号”杂色鲍杂交品种通过省级初审。该品种即将上报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美味酱油九孔鲍
项目组从2001年开始,通过连续四代的群体选育,最终建立杂色鲍台湾母本配套系和杂色鲍日本父本配套系,二者杂交后代为“东优一号”。目前,在福建、广东和海南均有养殖,经过养殖实验表明,该品种抗病力强、养成存活率高、产量高,而且,由于其高抗病性,在养殖过程中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也相应地减少,利于海洋环境的保护。2005年至2009年,经广东、福建等地的多家养殖场的实验表明,该品种养殖存活率提高了45%至63%。
据介绍,杂色鲍,又称九孔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鲍鱼养殖种类,但伴随着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大规模流行性疾病不断发生,杂色鲍养殖产量急剧下降。导致病害流行的原因,除了技术和环境的外,养殖鲍种质的退化是根本性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杂色鲍的种质改良技术、培育杂色鲍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由于“东优1号”杂色鲍苗的应用,促进了南方杂色鲍养殖业的快速回升,据初步统计,2009年“东优1号”杂色鲍约占全国杂色鲍养殖总量的70%,这将对重振南方杂色鲍养殖业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