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酿酒历史悠久,《晋书》记载:“京口兵可用,酒可饮”。梁代《舆地志》中述:“镇江出酒,号曰‘京清’,黄者为‘百花’,黑者为‘墨露’。”
恒顺老酒(原名百花酒、中国老酒)有160多年的历史,1909年获南洋劝业会金奖。清代时,百花酒曾作为贡酒进奉皇帝,故又名“贡酒”。北京的镇江会馆甚至因此而更名为“百花会馆”。相传,许仙和白娘子在镇江城里五条街开药店。那年初秋一日,许仙领药工外出采药,回程途中突然狂风四起,暴雨如注,所乘木船被风雨白浪打翻江心。第二翻船之处长出一座山,人们称之为船山,山上长满花草。一仙女下凡,嫁于船山农家,春暖花开之际,上山采集百花,以花酿酒,其酒甘醇,香气浓郁,取名百花酒。民间更有民歌赞此酒:百花酒香傲百花,万家举杯誉万家,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泽犹如洞中春。我国古典名著《镜花缘》中也有关于镇江百花酒的记载,可见此酒当年的地位。
如今“百花酒”虽已改名为“恒顺老酒”,但制酒原料和工艺,以及酒的品质依然没变。恒顺老酒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并配以自制的“麦曲”,采用传统工艺精心酿制,香气纯正,营养丰富,温和醇厚,甘润净爽,舒筋活血,健胃补肾,颇具特色。
丹阳黄酒和丹阳封缸酒:丹阳黄酒的前身叫曲阿(丹阳古名)百花酒,另外还有许多品名,如“十里香”、“玉乳浆”、“宫酒”、“状元红”等等。相传1000多年前,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传令高丽国送一名美女给他做妃子,并让带上百花供他与琼花比艳。高丽国便派使节送来美女阿姬和百花,乘船黄海入长江,直驶扬州。当船行到丹阳江面,恰遇丹阳练湖水神赴宴归来。水神见了阿姬,有心娶她为妻,又听说隋炀帝要阿姬做妃子,就变作隋炀帝模样,前去试探,还去东海龙王处带了百坛仙酒作为礼品,阿姬恨透了隋炀帝,宁死不从,跳进了江水。水神非常高兴,先让高丽使节和水手们上岸,然后作法把大船掀翻,好让他们对隋炀帝有一个交待。最后水神带着阿姬,乘坐龙鸟,隐没在江水之中。那条沉船上的仙酒和百花,顺着新丰河飘流到花乡丹阳。乡民们闻到河水香味,舀起一尝,甜得不肯放下。又把百花捞起沤田,种出的稻米色泽红润,香气扑鼻。人们就用这米和水酿出了曲阿百花酒。
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它为佳酿增添了色彩。丹阳黄酒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南北朝时已很有名。丹阳黄酒是江苏省的传统名酒。
在镇江的土特产中,丹阳封缸酒素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遐迩。
封缸酒的酿制工艺极为精湛,系以糯米为原料,用麦曲作糖化发酵剂。当醪糖分达高峰时,兑入50度以上小曲米酒,立即密封缸口,养醅一定时间后抽60%的清液压榨,再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坛,严密封口贮存2—3年即成。酿造成酒后色泽棕红,醇香馥郁,酒味鲜甜,酒为14度以上,为黄酒中上品。1984年,丹阳封缸酒荣获国家银质奖,在全国甜型黄酒中评比名列第一。
与大多数土特产一样,丹阳封缸酒的起源也与许多传说逸闻紧密相连。相传在三国时期,张飞带兵途经镇江府,差人去酒店沽酒。谁知家家酒店只卖菜不卖酒,差人心中疑惑,便问店主到何处买酒。店主笑道:“街上有一口井,井内美酒泉涌,客人要喝,尽管自取,不用分文。”差役回报张飞,张飞连呼“怪哉,怪哉”,说罢直奔酒井,揭开井盖,果真酒香扑鼻,名不虚传,把个嗜酒如命的张飞馋得口水直滴,遂令部下举杯痛饮。
这时,关羽兵至,见张飞部下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语无伦次,责备张飞不该置军纪于不顾。同时,也怪店主不该如此犒军。店主说出酒井有美酒。关羽将信将疑,亲去酒井察看。谁知刚一揭开井盖,酒气直冲上来,关羽自此成了红脸。关羽寻思,如军士都到此狂饮,岂非误了军情?于是便举起青龙偃月刀,把酒井劈开,酒如泉涌,满街淌满了酒,此街至今仍叫酒海街。酒井里淌出的酒,顺着运河流到丹阳,丹阳家家户户用缸把酒封存起来,逢年过节,婚嫁吉日,或生孩子喝“三朝酒”时,便拿出酒来招待亲友,这便成了今天的丹阳封缸酒。
封缸酒属甜型黄酒,而黄酒乃是中国特有酒种,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后两种酒品已成为当前酒业市场的主流产品之际,黄酒的市场地位显得颇为尴尬。而丹阳封缸酒虽然声名显赫,但相关产品市场却尤待继续大力开拓。
丹阳封缸酒一直被列为江苏名酒,曾两次在全国黄酒协作会议上被评为优质酒。1984年获国家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