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溧水县志记载,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久负盛名的游览胜地,溧水县洪蓝镇无想寺,寺内和尚甚是高兴,当即沏好香茶,奉献上当地特产’白云片糕’,盛情款待。乾隆皇帝一面品尝,一面点头称赞说:“此糕玉白,其味美哉!”
次日乾隆启程,寺内和尚又以此糕送行,乾隆皇帝欣喜收下,入布袋系其腰间,笑曰:“此糕及朕之御带也!”
从此,洪蓝御(玉)带糕便广为流传,沿革至今,成为当地特长而享有盛名。
做工讲究,质量上乘。清朝乾隆年间,一品玉带糕作为贡品,乾隆皇帝品尝后啧啧称赞,御封为“一品玉带”,此后声名远扬。玉带糕以冰糖、桃仁、红梅、青梅、桂花、莲子、桔饼、米粉、麻油为原料,经科学方法,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黄色的核桃似黄金,绿色的青梅似翡翠,莲子和桔饼如同珍珠玛瑙;四周有米粉镶成的白边,酷象一条玉带。玉带糕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滋阴强身、润肠益气、清炎健胃、生津润肺等功能。
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
(成品49.5公斤) 炒糯米粉15公斤 绵白糖15.75公斤 核桃仁15公斤 饴糖1公斤 麻油0.7公斤开水2.25公斤
制作方法
制作基本和云片糕制法相同。炒米粉与湿糖拌匀擦透过筛。
核桃仁略加切碎,加入饴糖拌匀(饴糖主要是增加其粘性)。
先将过筛后的粉的十分之八,拌入核桃仁内,再将余粉的一半平放在糕模内,随后放入拌匀的核桃仁,按紧,再用另一半粉覆盖表面,用“铜奈”压平,越坚实越好。然后将模内糕坯切成三条,连同糕模放入水锅中炖制8分钟,复蒸(回气)也需8分钟,其炖制过程与保藏方法同云片糕。
蜿蜒百里的裕溪河在距长江不到五公里的地方来了个九十度的转弯,在她的怀抱里静默着一个古老的小镇——雍家镇。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水路交通就全面让位于公路铁路,当最后一班“巢县轮”离开雍家镇码头时,雍家镇便失去了往日的喧闹,一直静默着。只有那香飘数百年的“一品玉带糕”仍是外出的雍家镇人的骄傲。
一种普通的糕点被冠以“一品”二字,可见其来历定有不凡之处。相传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在会稽山阴兰亭祖孙碑上题完诗后,便微服转道到巢湖视察漕运,到达雍家镇已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这可急坏了侍驾的纪大学士,匆忙中他从一农妇手中乞得一块糕点,乾隆爷吃得满口生津。于是龙心大悦,解下腰带送给农妇,还给这糕点书写对联一副:香引洞中仙,味招云外客。并赐糕点名为“一品玉带糕”,从此一品玉带糕成为朝廷贡品,名震江南,享誉数百年。
当然,这只是故纸堆里的传说,但一品玉带糕名震江南,享誉数百年却是事实。这应归结于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味。一品玉带糕精选上等糯米、杏仁、核桃仁、冰糖、麻油,用万泉河的水和千棵柳的柴慢蒸细熬,一方胚料出笼,满街已是弥漫着香甜的味道。成品为正方形,取“行为方正”之义。每瓣边皮洁白如玉,杏仁横卧,辅以冰糖相伴,红白相间,芳香扑鼻,味甘如饴。在物质匮乏的过去,一品玉带糕是走亲访友逢年过节及办诸样喜事的首选佳品,“糕”有“高”之意,又是一品,真是物美名重,大吉大利。
然而,沧海桑田,世事时移,皇帝的赐名也没能给这一普通的糕点以永远的富贵。一品玉带糕在如今五彩斑斓的糕点中早已湮没,市场上难觅芳踪。究其原因,我想一方面是现今休闲食品繁多,人们有了更高的生活要求;另一方面是这样的传统小吃不能在时代的浪花里不断翻新。如果能让一品玉带糕包装小型化,将便于分吃;如果制成低糖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将满足现今人们的健康需要。这些都将提高她的品位,增强现今人们对它的认同感。
一品玉带糕虽已渐行渐远,但她温婉醇厚的甜香一直荡漾在每一个在雍家镇生活过或工作过的人的心头。我们盼望着在新时代广阔的时空中能再现一品玉带糕那绚丽的一弯彩虹,它毕竟是我们民族食品文化海洋里的一朵浪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