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德网》3月7日文章,原题:商标“偷窃”在中国
近来德国只要说到工业盗窃行为,剽窃发明或公开复制德国产品时,总会说到中国。很早就要与中国就此问题进行谈判了。为此,中国知识产权局李玉光将就此问题来慕尼黑进行磋商。
中德关系“冷冻”期过去了,现在稍微有些回暖。2月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总理温家宝进行了电话交谈,会谈结果就是促成现在的中国官员出访,洽谈新的合作项目。
这次会议的主办方除了邀请了中国代表,还邀请了近200名欧洲和德国高级经济专家,欧议会代表和美国议员。主要议题是“世界全球化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题目对于所有参会者都感到十分复杂,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头痛,因为知识产权,设计,发明和专利是欧洲和德国主要出口内容。而中国人紧张,是因为每次提起他都是侵权,盗版,赤裸裸的剽窃创意。据统计,仿制品60%来自亚洲,而其中35%来者中国。
很多德国公司的市值取决于知识产权。每年因“仿制”带来的损失据估算有1200到3700亿欧元,德国公司的损失每年达数十亿欧元,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德国海关没收的“仿制”品近年来增加10倍。
显然这都不需要证据来证明了,知识产权在全世界都需要进行保护。只是希望现在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慕尼黑会议,可以促进中国意识到遵守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国际法规的重要性。
就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中国人也没忘记借用外来货:去巴黎圣母清真寺或圣瓦西里大教堂。(环球网 梁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