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闻社网站1月15日报道】题:信用缺乏使中国的消费受阻(作者 安迪·慕克吉)
中国政府试图把经济增长从出口和投资拉动型转向国内消费拉动型,这种努力显然没产生效果。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上周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报告说,2007年,消费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例大概降到了只有36%左右,这是20年来的最低点。
报告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持续走高,抑制了其它方面的消费。
毫无疑问,房价越来越高。官方关于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的数字显示,去年11月房价比2006年同期上涨了10.5%,创涨幅新高。
另外,尽管贷款利率不断提高,但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仍是负值。大家为什么愿意减少消费而买房产呢?去年存款年利率调整为4.14%,而年通货膨胀率为6.9%。办理按揭贷款何尝不是明智之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马科斯·夏蒙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最近在一份关于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日益升高的报告中指出:“工资保持上涨趋势,寻求消费平稳的家庭应当贷款消费,尤其是实际存款利率很低的时候。”
夏蒙和普拉萨德说,2005年中国只有5%的家庭贷款购房。
金融业水平差的问题不仅仅影响住房贷款。由于信用检查马马虎虎,信用卡消费限额低,人们不太接受。汽车金融业还处于初创时期。著名的咨询公司毕马威公司(KPMG)和搞市场研究的TNS公司去年4月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有25%的购车家庭可以贷款买车,但实际上几乎没人这么做。
促进消费、减少政治上非常敏感的贸易顺差,抑制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地区的公共开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是中国旨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战略的一部分。
个人消费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例不高。正如摩根士丹利公司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去年所说,在几个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这个比例可能是最低的。经济学家们对此给出了多种解释。
首先,中国为以后存钱的意识很强。国营企业过去曾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多种补贴。如今,作为“改革”的一部分,企业取消了各种补贴,尤其是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险方面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家庭现在比以前更想存钱。
据世界银行说,工人工资收入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53%降到了2005年的41%。企业以工人工资为代价获取巨大利润,这也阻碍了中国消费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贾汉吉尔·阿齐兹在去年7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中国想要平衡其经济增长,增加家庭消费在经济中的比例,那么,调整企业利润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分配份额似乎是一个非常棕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