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民间文化十分丰富,尤其铜鼓文化更是其它民间文学的领衔之作。几百年来,东兰这片土地一直是铜鼓文化盛行的地方,境内曾珍藏千面以上的铜鼓,主要分布在红水河两岸的壮乡瑶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馆藏铜鼓1400多面。1993年,我县组织进行的铜鼓普查反映,东兰民间收藏的铜鼓共有612面,铜鼓收藏量居国内县份之首。
长期以来,铜鼓在东兰民间是不可替代的传世之宝,被视为“宝物”、“神器”,象征着拥有者的财富和地位,并把它作为祭祀、赏赐、进贡的宝器,象征着兴旺、吉祥、合好、奋进的意义,更是壮族、瑶族民间文化活动的 主要载体,无论是祭祀、驱邪,还是喜庆、纳福等仪式,都离不开铜鼓。东兰壮族、瑶族群众在三月三、蚂虫另节、祝著节等民族节日和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广泛使用铜鼓举行各种庆典。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兰壮族、瑶族铜鼓特色文化艺术不断得到挖掘和发展,这种文化活动更带上了一层健康向上的艺术娱乐色彩,浸透到东兰各族人民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各个领域当中,并逐步走出东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1年第四届全国民运会上,东兰百面铜鼓“金鼓齐鸣”艺术表演节目和1992年东兰“三月三铜鼓会”曾轰动一时;东兰铜鼓还应邀参加“中国有条红水河”、“神秘的红水河”等电视剧和中央电视台12频道“魅力12”栏目“壮锦献给毛主席”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以及第九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龙滩电站开工典礼、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多个庆典活动。2002年9 月,自治区文化厅容小宁厅长带“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开发与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考察组”到东兰考察,东兰组织了210面铜鼓进行了东兰铜鼓艺术汇报表演,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香港大型纪实片“中国人、中国心”摄制组慕名到东兰采访拍摄铜鼓表演;法国、日本、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俄罗斯、台湾等地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曾先后到东兰考察,无不叹服东兰铜鼓的藏量及多姿多彩的铜鼓文化。东兰铜鼓文化艺术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古老的东兰铜鼓文化,已从壮乡瑶寨走出来,向世界展示其瑰丽深厚的艺术魅力。
东兰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挖掘、开发、保护东兰铜鼓特色文化艺术。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把东兰铜鼓文化艺术列入了“十五”计划,作为东兰今后全力打造的五大优势品牌之一。 铜鼓艺术品 东兰县于2003年已被广西区文化厅命名为“广西铜鼓艺术之乡。”并同时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工程试点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