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永和“和”文化,中华民族特色的象征
|
|
时间:2009-06-27 |
|
永和,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黄河文化的深厚积淀,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永和人,从而形成了永和“和”文化;黄土高原特有的淳厚民风,纯朴民情,时时刻刻体现着永和“和”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特色的一个缩影,它自身悠远的神韵和风采,光芒四射,魅力无穷。 永和,从字面上看,是永远和平,永远和睦,永远祥和,永远和谐之意,老百姓盼望和平、安定的愿望从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寄托。传说北周时朝,永和县叫做归化县,大宁县叫做涑水县。这两个县紧紧相连,又因交界处狗头山县界不清,经常发生械斗。有一年,涑水县的人磨斧伐锯,准备再次出击。归化县的人舞枪弄棒,等着予以回击。这次,双方动员的人数最多,一场血战在所难免。以往,虽然年年械斗,但两县的县官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赢了,是本县的光荣,打输了,“哀兵必胜”,明年一定会打赢。所以,坐山观虎斗,佯装不知,故意不问。可今年不同了,双方都有上千人参加械斗。县太爷们一看形势不好,于是来了个矛盾上交,将对方告到平阳府。府尹一看事态严重,不敢怠慢,来到了狗头山上。详细查看了地形,叫过两县县令说:“古之以来,边界以水为界者,以河中心为界,以山为界者,以山峰为界,你们两县以山为界,因此,山东边归涑水县所有,山西边归归化县所有。”府尹为了显示自己处理纠纷 的才能和政绩,为自己树碑立传,对两位县令说:“为了让两县人记住本府这次调停之行,永记本府当面之教诲,两县永远安宁和好,涑水县就叫“大宁县”,归化县就叫“永和县”吧。从此以后,涑水县改名“大宁县”,归化县改名“永和县”。 位于黄河岸畔的永和关村,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遗产,处处见证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据说这里曾是永和县城,与一河相隔的陕西延水关遥遥相望,古时候两个关口依山筑城、隔河为界,谁知两个县衙距离太近,“延水击鼓,永和升堂”,相互干扰难以公办,最后,双双上奏朝廷,各退70里构筑新城,才有了今天的延川县城和永和县城。?プ钅芴逑秩擞胱匀缓托彻泊Φ牡笔?永和境内的黄河乾坤湾。一路咆哮如雷的黄河,流径永和境内68公里,宛如一条蜷曲盘旋的蛟龙,流向扭转320度后,在河浍里村后留下一个巨大的“S”湾,形成了河抱着山、山依着河,河中有山、山中有河,山河相映、水山相映的独特地貌。传说伏羲氏常在这里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将这个“S”湾模拟成阴阳鱼,寻找到四方标志物,最终悟出了太极八卦之道,创立了太极八卦学说,由此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记号文字。据有关专家考证,在这个“S”湾四方,的确存在着与八卦图相关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标志物,以及以伏羲、女娲的传说,因而将这个奇特的河湾命名为乾坤湾。从这个意义上讲,乾坤湾应该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发祥地,是永和“和”文化发展、成熟地首选地。?ツ芄惶逑趾头从秤篮?“和”文化的自然还有永和红枣。在我国,适宜栽植红枣的区域不少,但是要像永和红枣那样无虫的地方却不多。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造就了永和红枣独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自然环境协调和谐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万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必然结果。永和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遵循规律的,几千年的栽植历史,到现在的大规模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ビ篮腿艘?以为豪的还有这里忠诚厚道、温良和顺、勤劳节俭、崇尚礼仪的民风。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始终保持了温良和顺、热情好客的本色和吃苦耐劳、谦让诚信的传统。即使是现在,逢外地人来问路,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会把你热情地带到目的地,偶尔有迷路的人,要吃饭或留宿,绝没有人要你一分钱。永和的“和”不仅体现在热情好客上,也体现在宽容大度上,永和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永和人民积极投身革命,为全国解放做出贡献,建国后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永和人民接纳和帮助了20多个省、市逃荒求生的人民共渡难关。?ス糯?永和的水路交通有好几个渡口,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永和关了。随着发展的需要,在黄河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10月永和关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两岸隔河相望的历史,两岸百姓千年梦想终成现实。之前,两岸人民仅能靠摇船摆渡往来,如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也正应了那句古语“秦晋之好,琴瑟相调”。这是永和交通建设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永和“和”文化发展史上的杰作,正是它为永和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实现与外部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セ坪游幕?第一村——永和关,村里人都姓白,先辈来自襄汾县,迁居于此已有400多年了,受黄河文化的熏陶,村子依照“五行”相生原理而建:村前是黄河,河边植有一株古槐,古槐上边建村,村子上是地。其寓意为:水生木(古槐)、木生火(人烟)、火生土(土地)、土生金(致富)、金生水(循环往复),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跳动着“和”的音符、共同演奏着“和”文化的协奏曲。?ビ篮停?是中国“和”文化的一个典范,是中国“和”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缩影。“和”文化的特色不仅渊源于这里,而且得到了完整的保存、体现和持续性发展,永和的历史文化、经济自然和社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特征,也就是“和”文化特征,可以说,“和”是永和的本体性特征,“和”文化则是永和的灵魂所在,它与中华民族崇尚文明、追求和谐的美德很好地统一起来,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理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