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藕粉”、“绍兴香糕”、“金华酥饼”、“宁波汤圆”……只要看到这些字样,自然会将认为它们是地方特产,作为消费者,当然也希望自己购买的是正宗的地方特产。但如果仔细辨认,这些“地方特产”的生产厂家往往商标标识不在一地。
地方特产成为通用名称的现象在全国不胜枚举,例如“北京烤鸭”、“天津麻花”、“西湖藕粉”等等,眼下在各地都有生产和销售。以浙江为例,因为“西湖藕粉”、“绍兴香糕”等产品并没有履行原产地保护申请手续,所以全国各在杭州、绍兴之外的省市都有生产,这类原本属于地方特产的标识已经成为通用名称,法律也无法禁止异地生产。
今年4月,宁波海曙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宁波汤圆”的官司。消费者郭某在超市买了5包“宁波汤圆”,拿回家却发现只有1包是宁波本地企业生产,而另4包汤圆的生产企业却分别在上海、杭州和郑州。郭某认为异地生产的宁波汤圆背离了原产地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因此把郑州等地的生产厂家告上法庭。但被告则在法庭上表示:“宁波汤圆”未被注册为证明商标,也未注册原产地保护,因此,从商标权的角度看并不违法。法庭对此未作出当庭判决。
历史上,“西湖藕粉”、“绍兴香糕”、“金华酥饼”等地方特产曾让人耳熟能详。消费者购买这些地方特产,不仅是因为特色产品的口味和风味,看重的还有这些产品蕴涵的文化内涵和良好口碑。由于没有申请原产地保护,许多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正越来越多地被外地企业仿制。其间出现的质量等问题使地方特产的声誉受到影响,经济损失不言而喻。
绍兴工商部门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食品质量监测中发现,多个批号的“西湖藕粉”存在着较多的质量问题。其中有浙江金华某食品公司生产的“西湖藕粉”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食品标签不合格。
据了解,“西湖藕粉”以杭州余杭区崇贤镇的三家村为佳,历史上也有“西湖藕粉三家村”之说。在阿里巴巴的“天下藕粉总汇”中,有河南郑州和广西桂林产的“西湖藕粉”。即使在杭州的藕粉企业中,也有约90%企业的原料从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等省进货。原因是三家村周边的土地面积有限,藕的产量小,产期短,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从外省收购莲藕,即使加上运费也比杭州本地藕便宜。但由于土壤气候的不同,彼藕与此藕的质地大有不同,“西湖藕粉”的口味也不尽相同。
我国区域广阔,地方文化丰富多元,地方特产也异彩纷呈。但目前只有小部分地方特产申请了原产地保护,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者地理标志产品,还有更多的地方特产未能受到法律保护。
据了解,申请原产地保护之难有三大原因。其一,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是针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产品,涉及到产品的手工艺制作、自然因素、历史渊源等一系列条件,而“西湖藕粉”、宁波汤圆等地方特产除了原料产地外,在制作工艺上本地与外地已很难区分;其二,“西湖藕粉”、“北京烤鸭”、“天津麻花”等特产的称呼由来已久,具有“通用化”的特征,在申请时会比较困难。其三,地方特产的产业规模一般都很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也没有同业组成的行业协会,申请主体不明的情况下难度就会较大。TMD湖北商标专利网
地方特产的鱼目混珠现象,抑制了正宗品牌企业的发展,向消费者传达的是不对称的信息而使消费意愿受到侵害,最终损害的是地方特产的整体声誉。因此,各地在保护地方特产上有过成功的实践。比如杭州西湖区政府向国家质监总局申报的“西湖龙井”原产地保护获得批准后,杭州市根据西湖龙井茶的实际生产范围,划定了16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域,凡是在这个区域之外的,都不能叫“西湖龙井”而只能叫“钱塘龙井”或“越州龙井”。2007年,扬州市烹饪协会扬州炒饭专业委员会为“扬州炒饭”申请了注册商标,也使“扬州炒饭”声名得以褒扬。这两个个案的成功实施说明了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地方特产的保护上应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