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对长沙市民黄学义来说是个欢喜的日子。这天,他顺利拿到了自己在才子佳苑购买的新房钥匙。此前,黄学义一家三口住在中山西路自力巷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里,地上摆两张床,空中还吊着一张床,家具、煤炉全摆放在屋檐下……那是30多年来他们一家人唯一的住处。走进自己的新家,黄学义激动地说:“是政府的好政策帮我圆了住房梦!”
黄学义,只是长沙未来3年棚户区改造涉及人数的20万分之一。按计划,长沙市今后三年将完成棚户区改造73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6万户20万人。
住房保障补贴政策暖人心
2008年,长沙适时推出住房保障货币补贴政策——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购房租房,让老百姓加快实现了住房梦。低收入无房户,货币补贴达到每户8万元;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每户5万元,对改制企业职工,过去没有享受房改政策的,每户增加补贴2万元。而且持货币补贴者,可以在全城大部分楼盘自由选房,解决了过去经济适用住房社区分布偏远、配套落后等种种弊端。
2007年以来,长沙着力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就是健全住房保障体系。长沙市委要求在改善民生方面实施四大工程,首先就是安居工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和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任顾问,以推动安居工程实施。
2009年是长沙安居工程建设的攻坚之年,按照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的总体要求,将推进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市十大民生工程的头号工程,并确定主要工作目标:力争年内完成棚户区拆迁200万平方米;完成6000户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凭证的发放和7000套廉租住房(棚改安置房)的建设任务,对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二环线以内约730万平方米的成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使6万户、20万人口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8年的路有望5年走完
长沙市自2006年下半年起率先主动探索住房保障新思路,并不断创新完善,于2007年10月成立了全国首家住房保障局。
经济适用住房改革推行不到8个月时间,全市已发放经适房货币补贴凭证11000户,而2007年全年公开摇号分配经济房还不到2000套。去年底全市廉租房保障累计达18096户,比上年新增13092户,为长沙历史上保障人数最多、补贴数额最大的一年。截至3月16日,长沙共发放货币补贴凭证13272户,发放货补资金9794.6万元,全市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凭证购房户已达1871户,2月份以来,平均每天以20户至30户的速度递增。
从保障进程来看,按过去“老路子”至少需要7到8年才能解决的难题,长沙通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有望通过3到5年的努力,实现人人享有住房保障、家家拥有一套住房的工作目标。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受关注
2008年7月,长沙市政府正式宣布改革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方式,通过发放货币补贴方式,支持保障对象以自住购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2008年9月6日,首批10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无房家庭按照相关政策分别获得5万元和8万元货币补助,用以购买商品房。
改革经济适用房模式,由住房实物补贴改为货币补贴,由“补砖头”到“补人头”,以更灵活的形式帮助困难户解决住房问题。该项新政推出后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大大提振了市场。2008年,长沙市政府筹资11亿元解决了1.2万户积压经适房保障对象的住房问题。在此次“房交会”上,不少房产商都纷纷打出“购房送政府补贴”的广告语,吸引了众多购房者前来购买。
长沙率先开启的全新住房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实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此事被评为影响中国房地产20年20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