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和谈气氛融洽
12月11日,唐绍仪抵达汉口。因革命党人坚持以上海为议和地点,唐绍仪转往上海。12月18日,中外瞩目的南北议和在上海市政厅正式开始。18日至31日为第一阶段,历时14天,先后举行了5次会议,讨论了停战、政体、国民会议等问题。和谈的氛围十分融洽,根本不像敌对双方剑拔弩张的谈判,更像是志同道合者的筹商大会。
其实,唐绍仪与南方全权代表伍廷芳本是广东老乡兼多年好友,二人曾在外务部共事并来往密切。对于革命党人来说,这两位留过洋、多年从事外交、对世界大势有所了解的最理想谈判代表,自然不会顽固守旧,设置和谈障碍。
唐绍仪没有辜负革命党人的期望。
在12月18日、20日、29日举行的前三次会议上,双方就停战罢兵问题达成了协议,同时进入了政体问题的谈判———共和立宪还是君主立宪。伍廷芳态度坚决,称:如果不承认共和,就无法进行议和。他劝告唐绍仪说,他自己以前也赞同君主立宪,但现在中国的情形与过去不同了,文明程度已经达到可以实行共和民主的地步。况且清帝专制让中国衰败到如此地步,为什么还必须保存君位呢?
听罢伍廷芳的发言,唐绍仪笑答:“我共和思想尚早于君,我在美国留学,素受共和思想故也。”唐称,今天双方所讨论的,不是反对共和的宗旨,而是寻求和平实现的方法。
唐绍仪随后向袁世凯电告南方代表的议和前提,袁世凯一时也没有对策。唐绍仪便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召开国民大会公决。袁世凯同意。于是,在第三次、第四次会议上,双方便进一步磋商国民会议的地点和代表人数等问题。而后确定了谈判地点在上海。在代表人数问题上,拟定每省代表3人,每人一票,南方14省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召集,北方8省代表由清政府召集。
与袁不和功成身退
这个协议遭到清廷君主立宪派的强烈反对,20人联名致电袁世凯内阁,要求撤回唐绍仪,推翻已达成的协议。袁世凯此时也对唐绍仪诸多不满。虽然唐绍仪时时向他请示,但在重大问题上往往先斩后奏,达成了许多对革命党人有利的条款。如国民会议的召开地点和代表人数等协议,让袁世凯日后竞选并无绝对的胜算。孙中山突然就任临时大总统,让袁世凯更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只得又重新站回清廷一边。
然而,唐绍仪先前已达成的协议还是让袁世凯处于极端被动的地步。在第二阶段的谈判中,伍廷芳表示,“今唐使虽辞职,而未辞职和以前所签字之约,不因此而失其效力。”并进一步质问,“今唐使所签之约,贵大臣可以任意更改,等于将来贵大臣所签之约,也可任意更改,如此和议何日可成?”袁世凯哑口无言,成为笑谈。
为打消袁世凯的顾虑,孙中山几次致电,明确表示要让位于袁。唐绍仪此时作为袁世凯的私人代表,为双方牵线搭桥,让袁世凯吃了定心丸,最终下定决心逼宫清廷。
南北和议期间,唐绍仪与孙中山、黄兴变成了十分信任的朋友。黄兴感激唐在停战协议上的用意,对唐说:“君若迟来数日,武昌势必不守。”在第一任内阁总理人选上,袁世凯与革命党人一致属意唐绍仪,唐随后应革命党人的要求加入了同盟会。上任3个月,他就与总统袁世凯频频发生冲突挂冠而去,看清袁独裁面目的他,从此与袁日渐疏离,最终分道扬镳。
本文撰写时参考了张焕宗《唐绍仪与清末民国政府》、冯自由《革命逸史》等资料。
唐绍仪(1863-1938)
又名绍怡,字少川,1863年生于广东珠海唐家镇唐家村,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1874年官派留学至美国,1881年归国。曾任驻朝鲜汉城总领事、天津海关道、奉天巡抚、邮传大臣等职务。辛亥革命爆发后担任南北议和的北方代表,后加入同盟会并成为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1912年6月辞职寓居上海数年,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8月,唐绍仪南下参加护法运动。1919年初,北洋军阀政府与护法军政府谈判议和,唐绍仪担任南方总代表。1931年3月,唐出任中山县县长。1938年上海沦陷后,因与日方接触态度不明,被军统特务斧劈于家中。
■评价
1953年,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出版《回忆录(TheMemoirsofHorbertHoover)》,其中多次提到好友唐绍仪。对他的评价是:“为人正直,有才干,对中国的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
■轶事
当了总理再当县长
1929年,唐绍仪回到故乡,就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在就职词中,他表示要用25年的时间,“将中山县建设成为全国各县的模范”。1931年3月,唐绍仪自告奋勇地竞选成了中山县长。他为政清廉,革除官吏衙门陋习,并微服察访,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布衣县长”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几次公开用唐绍仪“当了总理再当县长”的例子,来教育干部能上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