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近代变革 > 黎元洪谈孙中山:名声是虚构 对革命没有实质贡献--中国特色总网(3)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黎元洪谈孙中山:名声是虚构 对革命没有实质贡献--中国特色总网(3)
时间:2011-07-11  

  但是,英国官方依然奉行“维稳原则”,希望能保留中国的帝制,而日本则担心共和运动波及自身,也赞同保留皇室。莫理循对此极为不满,他在《泰晤士报》上报道了袁世凯对英国和日本态度的担心,公开要求英国政府不必支持中国的皇室。这篇报道在英国引起极大的反响,英国外相训令驻华公使朱尔典:“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无论它采取何种政体,悉听中国人民自愿。”自此,英日两国协调了步骤,不再公开反对共和制,为袁世凯当国扫平了道路。

  莫理循与袁世凯的亲密关系,为他赢得了大量的独家新闻报道。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而当天的《泰晤士报》,已经刊登了莫理循的报道,题为《王朝的终结》。考虑到撰稿、发电报及报刊编辑印刷的作业时间等,莫理循的消息,至少比同行们提前了1天以上,这被后世称为“当年的独家新闻”。随后,莫理循又独家报道了袁世凯剪辫子等更受一般读者欢迎的八卦新闻,从细微之处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巨大变迁。

  “半中国人”

  在对袁世凯“在整个危机中始终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在操纵本国人民方面表现出令人叹服的手段”深表钦佩的同时,莫理循对孙文似乎并无任何好印象。

  在他写给《泰晤士报》编辑的信中,记载道:“袁世凯对我说,他认为像武昌的黎元洪,是他的行动引起了革命;张謇,共和内阁的农业总长,一位正当盛年的能力非常杰出的人;还有伍廷芳和其他人,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都赞成他。而那些‘半中国人’像孙逸仙那种对自己的国家很少了解的人,看起来似乎不赞成他。”

  从莫理循的信件来看,他对袁世凯将孙文称为“半中国人”的评价,显然是赞同的。在另一封写给报社的信中,莫理循说:“孙中山迄今给人们良好的印象。人们认为孙中山随身携带巨额的外币,因此对他有好印象。很难说这一假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使人们相信他带回了巨款。据我了解,实际上什么钱都没有带来。一旦此事为人所知,人们很可能会对他产生反感。”当孙文回国时,他的确故意放风说自己携带了大量的资金,这令他在“革命威望”之外,更成为众多“革命者”争相拉拢和效忠的对象。

  认为孙文不懂中国国情,在当时不只是袁世凯一人。张謇也曾说:“(孙文)于中国四五千年之疆域、习俗、政权因革损益之递变,因旅外多年,不尽了澈,及各国政治风俗之源流,因日在奔波危难之中,亦未暇加以融会贯通。”

  黎元洪则认为:“世人对孙逸仙有错误的认识。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中他根本没做什么实际的工作。他返回中国时,革命已经结束。除了一些道听途说的模糊印象外,我几乎没有听说过他这个人。除了听到一些他的煽动性演说外,我也不知道他的政治观点。我对他的认识只有这么多,我认为他是个空想家。南方党(或共和党)决定以南京为首都建立一个名义上的政府。此举是为了在道义上影响国内外视听。他恰好到了上海,做了名义上的总统。当时真正的革命领袖找各种理由拒绝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因为他们认为这一职位不会存在很长时间。孙逸仙离开中国时间长,与这里的任何势力均无关联。他在国外名气很响,因此他似乎适合这个位置。我从未听说他对革命工作提供过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他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

  1912年初,袁世凯与孙文之间的博弈进入关键阶段。1月19日,袁世凯会见英国公使朱尔典,提出由清廷授予他全权组织临时政府;或临时政府暂设天津。但这一建议遭到了以铁良为首的满清强硬派抵制。南方的“临时大总统”孙文也表示,一旦清廷退位,政权同时消灭,袁世凯不得在民国未举之先,接受满洲统治权以自重。有意思的是,孙文的“临时大总统”,是由“临时参议院”选举出来的,而临时参议院的参议员则是由各省督军或真正的实力派指定的,其合法性始终存在巨大的问题。

  袁世凯没理孙文的茬,在清帝的退位诏书上,出现了这样的解释:“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查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此时的中国南北,出现了两个临时政府,并且都在合法性上存在严重的缺陷。

  实力决定一切。清帝退位后,孙文辞去了“临时大总统”一职。但吊诡的是,原本竭力主张“总统制”的孙文,突然改弦更张,要求实行“内阁制”。这两种制度的区别,在于总统的权力。民国初建时,孙文自认为首任总统非他莫属,而宋教仁则在积极争取当上中国的首任内阁总理,因此,宋教仁主张采用法国式的内阁制,但孙文坚决反对,认为内阁制会架空总统,而要求采用美国式的总统制,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最终,孙文如愿以偿。

  如今,孙做了两个月的“临时大总统”,要让位给袁世凯,突然坚决地提出,要修改约法,改行内阁制,让总统成为荣誉头衔。同时,孙文又突然提出必须定都南京、袁世凯必须到南京就职等新的条件。

  袁世凯当然不愿意穿孙文给他定制的“小鞋”,莫理循在此时痛斥孙文“破坏协议,那是不能容忍的”。莫理循建议袁世凯,效仿古希腊马拉松之战中争夺总指挥位子的做法。当时,为了解决希腊军队的指挥权纷争,10位雅典将军进行投票,结果每人都认为自己最为胜任,将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位,而把原先的总指挥米尔泰底的名字放在第二位,结果他们的选票互相抵消,最后还是米尔泰底当选。莫理循建议可以让各省来投票,他们一定会将自己的省会作为首都,将北京作为第二选择,到时北京一定能胜出。

  这一“高招”,袁世凯并未采用。他采用了最直接的办法:同意南下,但忽然间,北京就发生了兵变。在巨大的国内和国际的“维稳”压力下,孙文只好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宣誓。

  在共和的名义下,对于权力争夺的不择手段,正在为这个新生的民国埋下了无尽的灾难。

  袁世凯当选总统后,莫理循被聘任为总统特别顾问,成为袁世凯22人外籍顾问团成员之一。

  在出任这一重要职务之前,莫理循最后一次以记者名义回到英国。对于刚刚年过半百的莫理循来说,这一次英国行在他的人生中十分重要:一是为袁世凯和新生的中华民国辩护和宣传,驳斥那些认为民国混乱无希望的舆论,二是迎娶他的新娘。

  1919年,中国作为战胜国,组团出席巴黎和会,莫理循也随团赶赴法国,为捍卫中国利益与日本进行对抗。不久,莫理循病倒,赶回英国进行治疗,并于次年在那里去世,享年仅58岁。此时的中国依然处在内战的混乱之中,交战各方都高举着革命的大旗……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毛泽东延安整风批王明:你们的教条比狗屎还没用--特色总网
下一篇:1934年国民党将领评价红军:初级干部能力低劣--中国特色总网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