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以邓小平为首的总前委,是淮海战役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这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对邓小平的最大信任!
本文摘自《伟人之间:毛泽东与邓小平》 作者:余伯流 出版:江西人民出版社
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过程中,毛泽东又屡电刘邓,予以指导。如:1947年8月12日,毛泽东致电刘邓《对我军南进的三点意见》:
有三点请你们斟酌:
(一)鉴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休息太少,疲劳太甚,减员太多,而那种性急有许多是不必要的;此次我军南进,必须减少不必要的性急,力争少走路、多休息,情况紧张时应当走几天长的,但应跟着休息几天,恢复疲劳。
(二)在目前几个星期内,必须避免打大仗,专打分散薄弱之敌,不打集中强大之敌,待我军习惯于无后方外线行动,养精蓄锐,又在有利于我之敌情、地形条件下,方可考虑打大仗。
(三)不要希望短期内就能在大别山、豫西、皖西等地建立巩固根据地,这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只能是临时立足点。必须估计到我军要有很长时间(至少半年)在江河之间东西南北地区往来机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并在歼灭敌人几十个旅之后,方能建立巩固根据地。
在刘邓“认为可行”时,毛泽东要刘邓将上述三点告知陈粟等一体遵行,“使大家有精神准备,以利战胜蒋介石”。
毛泽东在这个电文中,指示刘邓大军南进大别山时,要注意休息、避免打大仗,不要希望短期内就能在大别山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指示之具体,关切之细微,战友之深情,皆溢于言表矣!
由上可见,邓小平所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这一套战略思想是毛主席定下来的”,是多么确切,多么真诚!
32.毛泽东“完全同意”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请示报告
1947年12月中旬,刘邓大军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豫陕鄂,调动山东、陕北两重点战场敌军主力回援的战略目标,并在大别山“站稳了脚”,实现了毛泽东预计的第三种可能。
中原战局的变化,使国民党统帅部惊恐不安。蒋介石改变战略,决心与中共争夺中原,重点首先是大别山。蒋介石调集33个旅的重兵,由白崇禧统领,大规模地围攻大别山。
如何粉碎敌人的重兵围攻?刘邓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决定采取“避战分兵”的方针:刘邓分开,邓小平率前方指挥部留在大别山指挥游击战争;刘伯承率部跳出包围圈,转入外线,向桐柏一带实施战略展开。
12月10日夜晚,刘邓在王家湾分开。邓小平对刘伯承说:“我到底比你年轻。我留在大别山指挥,你到淮西去指挥全局。”
后来邓小平谈到二野这段历史时,曾这样回忆说:
我一个,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带着几百人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其他几个纵队,方针就是避战,一切为了站稳脚。那时六纵担负的任务最多,在大别山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调动敌人,迷惑敌人。别的部队基本上不大动,适当分散,避免同敌人碰面。这样搞了两个月,我们向中央军委、毛主席报告,大别山站稳了,实现了战略任务。
邓小平率部坚持内线斗争,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我军“反攻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
1948年2月24日,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示,邓小平率大别山前方指挥所北渡淮河,转出大别山区,同刘伯承在安徽临泉地区会合。
这时,蒋介石加强了中原防御体系,调集白崇禧、顾祝同、胡宗南三员大将,统率86个旅66万人马布防中原。在中原地区的刘邓野战军共50个旅35万人马,与蒋军抗衡、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