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苏联和中国对北越的强力支持,使得美国人在越南投入高达56万兵力,每年消耗军费达300多亿美元,但依然无法击败北越军队。在此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在1968年11月宣布,无条件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和炮击,并从1969年开始,与北越在巴黎展开谈判。
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美国、南越阮文绍政权四方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3月,美军部队开始撤出南越。
西贡政权的猖狂进攻
美国从越南撤军时,把大量装备留给了南越。当时南越海军接收了美军10余艘军舰,海军军力的增长使得南越的野心迅速膨胀。当时中国还处于“文革”之中,国内正在“批当代大儒”。1969年珍宝岛冲突后中苏边境全线紧张对峙,牵制了中国主要兵力。南海舰队的主力护卫舰严重失修无一可用,只有扫雷舰、猎潜舰等轻型舰艇可以出击,而北海舰队、东海舰队苦守边防,无力南援。在南越当局看来,占领西沙群岛并不是一件难事。南越政府趁着陆战局势相对稳定,积极展开在南海抢占战略要点的军事行动。此举实在是一举多得,第一,此时越南战争进入尾声,美国急于从越战“泥沼”中脱身,而南越为了拖住美国,就必须制造事端把水搅浑。第二,南越的陆上军事力量根本无法和中国抗衡,但是在海上尚有一定的优势,在海上挑衅,自信不会吃亏。第三,北越一直宣传南越是卖国政府,把主权出卖给了美国人,而南越对中国南海岛屿的进攻,大可以彰显他们的“爱国主义”,激发越南人对西贡政权的支持,并且可以使北越陷入宣传上的被动,如果北越支持中国人,就可以把“卖国”的帽子戴在越共头上。
因此,南越海军频频出手,到1973年8月,已悍然侵占我南沙和西沙群岛中的6个岛屿。1973年9月,南越又公然宣布,已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11个岛屿,划归其福绥省管辖。同年冬,南越军舰还接连在我西沙海域野蛮撞毁我国渔船,抓捕我国渔民,并严刑逼供,强迫他们承认西沙群岛是南越领土。
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西贡当局对我国领土主权的肆意侵犯,但南越当局并未因此收敛入侵行动。
亮剑迎敌
有关南越军队疯狂进行军事挑衅的报告呈送到了中南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立即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研究对策,在报经毛泽东同意后,决定采取加强巡逻和相应的军事措施,保卫西沙,保卫中国领土不受侵犯。这是毛泽东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军事决策。决心下定,叶剑英很快找到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和其他军委领导人,着手部署打击入侵敌舰的军事行动。
1974年1月17日,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立即派出舰艇,驶往西沙永乐群岛海域进行巡逻,同时命令海南军区派出民兵,随海军舰艇进驻西沙永乐群岛的晋卿、琛航、广金三岛。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广州军区指示南海舰队派出广州基地扫雷舰396、389号舰和榆林基地猎潜艇271、274号艇,于17日至18日进至西沙永乐群岛附近海域执行巡逻任务;海南军区派出4个武装民兵排,分别进驻晋卿、琛航、广金三岛;南海舰队广州基地派出猎潜艇281、282艇,驶抵永兴岛附近实施机动。海上编队指挥员由榆林基地副司令员魏鸣森担任,海上指挥所设在猎潜艇271号艇上。其实榆林基地最有战斗力的是4艘护卫舰,但全部故障严重,返厂修理,剩下6艘猎潜艇也故障迭出,只好挑出两艘状况稍好的,再把各艇好用的设备攒在上面,拼出了271和274。
南越海军则增派护航舰“怒涛”号赶到永乐群岛海域,与先期入侵的“陈庆瑜”、“李常杰”、“陈平重”3艘驱逐舰会合。
从装备上看,南越海军的这3艘驱逐舰和1艘护航舰,大的为1770吨,小的也有650吨,总吨位为6000多吨,舰上共装有127毫米以下口径火炮50门。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4艘舰艇,最大的才570吨,比对方最小的还少80吨,而小的只有300吨,总吨位加起来只不过1760吨。此外,我方4艘舰艇仅装备有85毫米口径火炮16门,其中大部分还是双管小口径火炮。对阵双方的实力悬殊如此之大,在世界海军战史上也属罕见。当时南越海军对自己实力的评估是在世界前十名之内,并且认定中国战斗机由于航程太远无法支援西沙,觉得打中国装备最差的南海舰队还是有把握的。但是南越军舰机动性差,火力密度小,且官兵贪生怕死,这是他们无法克服的弱点。尽管中国海军在装备和训练上不如越军,但其勇敢和士气都是一流的,加之多年来在台海与国民党海军作战都是以小打大,面对占压倒优势的南越海军根本不发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