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66年6月,年近70岁的万籁鸣被打成“牛鬼蛇神”,其中一项罪名即是《大闹天宫》里的“玉皇大帝”影射党的领导,“这样说来,影片中的孙悟空‘大闹 天宫’,吓得玉皇大帝逃离了宝座,简直是万死不足以赎其罪了”。“受当时政治风潮影响,《大闹天宫》被怀疑是借古讽今,被完全否定。当时为《大闹天宫》绘 制的大量手稿都被付诸一炬。”严定宪回忆。
原画组的男人们在桌子上摆放镜子,只为随时做表情观察自己,绘出更传神的孙大圣。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第163期,作者:赵研,原题:《“美国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1961年版《大闹天宫》在大饥荒中创作,被怀疑影射党的领导人“禁演”》
动画大师严定宪回忆起50年前参与制作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往事,简直滔滔不绝:“说来也巧,我们现在聊天的这个房间,就是当年画《大闹天宫》的原动画工作室。”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这位原《大闹天宫》中设计孙悟空身着“鹅黄上衣虎皮短裙、大红裤子配黑靴”的造型师已近耄耋,却对当年之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先后大概两年多时间,我们就在这里创作,那时候的条件不能跟现在比,全部是手绘的……”
成立于1959年12月的《大闹天宫》摄制组,在全国“大饥荒”期间完成了影片上集部分的制作,并于1961年播出。彼时的严定宪二十出头,出任原动画组组长,而他新婚的妻子林文肖也在组内。如今,当年的大部分主创人员早已仙去,尚健在的严定宪、林文肖夫妇成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50年后3d版动画片《大闹天宫》的艺术顾问,并频频在各种宣传场合亮相。但严定宪至今最为津津乐道的,依然是当年制作老版《大闹天宫》的回忆。讲到激动处,他甚至开始模仿“孙悟空”的招牌动作—把手放在眉毛处,四处张望。
万籁鸣:“孙悟空在笑,我却在流泪”
《大闹天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导演是有中国动画界“泰山北斗”之称的、“万氏四兄弟”(老大万籁鸣、老二万古蟾、老三万超尘,老四万涤寰)中的万籁鸣。
“当时‘万氏四兄弟’地位已经相当高。万籁鸣一直希望好好拍下孙悟空、《西游记》,只是由于当时各种原因,找不到投资人给他钱来做。1949年他去了香港,开照相馆,大概是1954年,他又回到了上海,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导演。”严定宪回忆说。
自1954年起,万籁鸣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导演了《大红花》、《墙上的画》、《骄傲的将军》等彩色动画短片,但他梦寐以求的还是将《西游记》中最激动人心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绘制成电影—他从小对《西游记》着迷,尤其喜欢孙悟空这个人物。
事实上,1942年,万籁鸣曾与几位弟弟共同绘制、导演了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主角也是孙悟空,但由于受到当时好莱坞画风的影响,《铁扇公主》中的“尖嘴”孙悟空倒像是中国版的“米老鼠”。“《铁扇公主》这部片子基本上没人看到过,我也是后来从厂里资料室调出来看的。这部片子是硝酸片,不安全,所以借出来放映的时候,放映室要配备灭火器。放着放着齿孔拉不动了就会烧起来,造成了大量损失。”
“《大闹天宫》的制作在当时受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力支持。”严定宪说,“万籁鸣之前制作、导演的系列短片的成功给了当时的美影厂厂长盛特伟很大信心,认为人才队伍基本成熟了,他最终同意让万籁鸣筹拍《大闹天宫》”。
为筹拍《大闹天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几乎调动了所有的精兵强将,全力投入。在人物造型、美术设计方面,美影厂聘请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执教的张光宇、张正宇兄弟二人,张光宇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创作过孙悟空题材的漫画《西游漫记》,对民间艺术、传统艺术研究颇有造诣。美影厂还多次安排摄制组到北京等地出外景,另外特意请来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京剧乐队帮忙录制。
在万籁鸣的回忆录《我与孙悟空》(万籁鸣口述、万国魂执笔,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版)中,他这样讲述《大闹天宫》第一次试片时的激动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