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顺手拿出一张纸,工工整整地写了五个常见字,让远志念给他听。远志茫然,斗大的字,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伯伯耐心地开导她说:“你现在年龄还小,应该首先学习文化,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再到抗大学习。我们抗日根据地有许多工作,都等着你们这些有志气的年轻人呢!”
伯伯随即提笔给总参谋长滕代远写信,请他送远志到延安鲁迅小学(即延安保小的前身)去读书。
天色已晚,在告别伯伯之前,远志还有心事。她从衣袋里取出一张心爱的照片,放在伯伯手心里。原来,远志在西安停留期间,曾在照相馆照了一张照片,这是她平生第一次照相。她请伯伯设法将照片转给她的父亲,也好向牵挂她的父亲报个平安。
在到达延安的第三天,远志便上学了。饱尝过苦难的远志,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远志就补习完小学5年级课程。因为工作需要,她被调到军委二局做机要工作。
那时,远志很年轻,有股争强好胜的劲头。再说,伯伯是人民领袖,作为他的亲侄女一定要为他争光才行。远志知道自己读的书少,文化程度低,就更加拼命地工作和学习,有时一连两三个晚上不睡觉,时间久了,就落下头痛的病根。
1941年冬天,远志去和平医院看病,顺路到杨家岭去看望伯伯。她还要向伯伯报喜,她已经是光荣的共产党员了!
“你入党了?什么时候入的?”伯伯半信半疑地问。
“1938年10月,我就是预备党员了。只是因为不满18岁,组织上硬要我做了两年半的预备党员。”
“哎哟,你好辛苦哟!”伯伯幽默地说。
“辛苦倒不是,就是有些着急。我想不成为正式党员就不来见您。”
“噢,原来你是因为这个才不来看我的?”伯伯高兴地拿出一沓纸和两支铅笔送给远志。那时边区的经济很困难,能得到这些学习用品是相当不容易的。远志就像得到最珍贵的礼物一样,把它们紧紧地贴在胸口上。
当得知远志是去和平医院看病时,伯伯关爱地说:“你今天不要回去了,就在我这里住上两个礼拜,一边就近看病,一边学习。正好你的伯母陪李讷妹妹住医院去了,你就住在她的窑洞里。”
长期头疼失眠的远志,不知怎的,这天晚上倒头就睡着了。半夜里,远志突然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伯伯的警卫员端来一个热乎乎的猪蹄子,说是主席吩咐,一定要让她趁热吃了。原来伯伯习惯夜间工作,这猪蹄正是他的夜宵。远志睡得迷迷糊糊的,这香喷喷的猪蹄都不知是怎样吃下去的,恐怕连一点味都没吃出来。可这天晚上,远志睡得特别香,睡在伯伯的窑洞边,仿佛睡在父亲温暖的怀抱里。
1943年,远志被调到西北局工作。一次她向伯伯请求说:“我想去前方工作。”
伯伯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我们的远志想远走高飞了!”
没想到,伯伯接下来说:“我看,你还是先把自己的病治好吧!”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远志的头痛病又复发了,而且比以前更厉害,组织上送她到西北局的枣园农场养病。
一天,伯伯散步,特意转到远志住的“疗养院”看看。那是一间“干打垒”平房,屋里黑洞洞的,还要自己做饭吃。见此情景,伯伯关照警卫员立刻拿来一些旧报纸,帮远志把墙糊上。警卫员还送来两只风干鸡。这是别人送给伯伯的,他舍不得吃,也给远志拿来了。
这年远志21岁,已经有了心中的恋人。她的对象是从太行八路军总部回延安养病的军事参谋曹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