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高度降至1540米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前座舱盖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强大的气流将他压在座椅靠背上动弹不得,气流的呼啸声震耳欲聋,谭守才既看不到前方的空域,也听不到耳机里地面指挥员的声音,而且,由于座舱盖飞掉,使弹射跳伞系统失去了保险。谭守才随时都有被弹离飞机的危险。
飞豹战机 资料图
本文摘自《文摘周报》2006年6月21日第5版 作者:韩宏 薛志毅 原题为:中国“飞豹”试飞内幕揭秘
飞行被认为是“英雄的事业”,而蓝天探险的试飞更是世界公认的极富冒险性的职业,请看“飞豹”战机试飞员们创造的一个个空中奇迹———
首次试飞突然高度表震脱,多处仪表不显示
1988年12月14日,阎良机场寒风刺骨。中国首次自行研制的超音速歼击轰炸机“飞豹”首次试飞。
“嘭”的一声,一发绿色信号弹升起。空军某试飞团团长黄炳新驾机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跃入云层。
按首飞预定计划,飞机升到1000米高度后左转平飞,绕机场上空一周后落地。但机身却剧烈颤抖起来,接着速度表失灵,警告灯不停地闪现红光,仪表板上多处仪表不显示……
弃机跳伞,个人算是保险了,但研制了十多年的“飞豹”将前功尽弃,中国歼击轰炸机的研制进程又要推后多少年……黄炳新很快作出抉择: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他紧握驾驶杆操纵飞机降落。此时,他完全是在凭经验和感觉在飞。
终于,机场跑道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了。他正准备放起落架和减速板,突然飞机一震,仪表板上一个圆圆的东西被震脱落。黄炳新一看,是无线电高度表。再看仪表板,仪表指针被震得看不清了。完全没有仪表指示怎么操纵控制?汗珠一下子从头盔里钻了出来。“咣———”的一声,随着飞机轮子的猛然接地,座舱里“哗啦”一声,仪表板上2/3的仪表连着五颜六色的导线震落下来……
时速2000多公里“飞豹”却像洒水车一样漏油
1991年7月8日,又一次科研试飞即将起航。执行此次试飞的是空军某试飞团正团职副参谋长、中国试飞员学院副院长卢军。
“飞豹”在空中加速,以每小时2000多公里的速度飞行,当进入河南上空时,卢军习惯地看了一下油量表,心中一惊:油量在迅速下降!有着丰富飞行经验的卢军马上意识到,飞机在漏油!
他采取了一切措施,可油量还是在急剧地下降。他对准话筒喊道:“1号、1号,5号出现漏油,要求返航。”
机场指挥员听到呼叫,立刻意识到这是严重的空中故障,当即回答:“5号迅速返航,注意安全!”同时让机场上空所有飞机避让。
“飞豹”终于在跑道尽头出现了。一般归航飞机,须作一个小航线,即转一圈落地。为节省油料,卢军直接对准跑道,降低高度。此时“飞豹”像一个洒水车,拉起一道浓浓的油雾,在蓝天绿地间看得一清二楚。
“飞豹”安全落地了,油箱只剩下30多公升油!好悬哪!再晚一会儿,就是机毁人亡的惨剧。事后查明,是飞机一个输油软管脱开造成漏油。
四年后的1994年4月4日,卢军在一次训练中血洒机场,年仅38岁。牺牲后,卢军被追记为“飞豹”定型一等功臣。“飞豹”飞机的模型在西安烈士陵园内伴着这位年青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