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他说成“假英雄”、“假模范”,甚至在批斗会上当众质问他:“人家都跳崖跌死了,你怎么活着回来了?你再到狼牙山跳跳,跌不死,就承认你是英雄。你从房顶跳下来也行,房顶还没狼牙山高,跌不死也算……”
本文摘自:《河北日报》2011年06月28日5版,作者:刘荣荣 朱艳冰,原题:《宋学义的最后一段旅程》
1、他是寻找回来的英雄
“按村里的辈分,宋学义得叫我叔———事实上,是我一直管他叫叔。”
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下的北管头村,如今71岁的杨成海这样解说自己与宋学义的关系。
1970年4月,春寒料峭中,陪宋学义度过在狼牙山最后一段时光的,就是他。
“那年离宋学义他们五个跳崖也差不多快30年了。”杨成海说。
1941年9月,在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大扫荡中,作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七连六班的战士,宋学义与战友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四位战友一起,在弹尽粮绝之际,宁死不屈,从狼牙山纵身跳下,由此,他们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五壮士中,宋学义与葛振林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北管头就成为因跳崖致残的宋学义复员后的安置地,他在那里生活了三年,还娶了当地姑娘李桂荣为妻。
“很瘦,佝偻着背,老是用右手按着肚子。”杨成海这样回忆那时的宋学义,“看他脸色不好,劝他去看看,他总说是老胃病不要紧。”
如今杨成海回想起来,也许宋学义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才再访狼牙山。
但是这一次,他爬不上去了,他“只能在山脚下久久地仰望,小声地叹息,转身抹去眼角涌出的泪水”。
杨成海陪着宋学义在村里转了个遍,“他基本上没有停过脚,走西家串东家……”
宋学义一路有说有笑,但不说话时,他总是紧锁着眉头。
杨成海当时并不知道,眼前这位让他深深景仰的“大英雄”,心里怀着怎样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