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耀邦同志去世后,我每年春节都到他家中看望,总是深情地望着他家客厅悬挂的耀邦同志画像。他远望的目光,坚毅的神情总是给我力量,给我激励,使我更加勤奋工作,为人民服务。”
1986年2月5日,胡耀邦总书记(右三)到贵州考察,与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右二)、 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右一)等同志在黄果树大瀑布前合影。 周浩荣/新华社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王建利,原题:温家宝深情忆往事与胡耀邦的“君子之交”——读温家宝的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有感
温家宝总理学识丰富,虽然日理万机,但是仍然坚持读书,每天手不释卷,可谓饱学之士。总理多次在答记者问等公开场合,常常旁征博引,妙语如珠,引用古诗文,信手拈来,非常巧妙自然,显示了非凡的语言修养和高深的文字功底。这里,单就总理的一篇散文作品来分析总理的语言艺术。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4月15日的《人民日报》发表《再回兴义忆耀邦》一文,在广大读者当中引起很大反响,好评如潮,并且荣登当年散文排行榜榜首。总理的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有深刻内涵、启人蕴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在艺术上,文字朴实,真挚感人,情深意切,风格质朴、温婉、自然、深厚而雄浑,有历史的沧桑感,再次显示了总理深厚的文学修养,给读者捧上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
这篇文章写到了许多胡耀邦总书记当年心系人民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许多往事、场景:崇山峻岭中穿行,马不停蹄地奔波,争分夺秒地工作,带病忘我地考察,不顾年迈体弱坚持实地调研,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慷慨激昂的大会讲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情怀,文章很自然地流露出温总理抚今追昔对沧桑往事的深深感喟,对胡耀邦跨越二十年时空历久不变的崇敬之情,对他们如水之淡的君子之交以及深厚友谊的无限怀念,作者也写到了自己沿途所见的西南地区的贫困景象:低矮的路旁房屋,昏暗的路灯,低矮破旧的招待所,冷清的街道,阴冷潮湿的天气,冷冰冰的房间,漆黑的农田,影影绰绰的灯光,黑灯瞎火的夜晚,纯朴的村民。通过酣畅饱满的笔墨,作者再现了当年的一幕幕往事和情景,把胡耀邦总书记写活了,总书记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深情地赞美和讴歌了总书记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的高风亮节。从本文当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我们的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当年是如何地心系人民祖国,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忠心耿耿地为人民谋福利,我们的最新的一代国家最高领导人今天又是如何地继往开来,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居安思危,把老一辈未竟的革命事业阔步推向前进。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为领袖的情怀心灵震颤不已。
这篇看起来朴实无华的文章,实则魅力十足、斑斓不已,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娴熟地使用了写文章的多种手法,可以看出总理堪称写文章的行家里手。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是人生的表现。”文学要表现人生的真善美,表现真善美的统一,而且“真”和“善”都要通过“美”来统一起来。读完本文,确实如歌德所说的那样,使我们感到“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我们为胡耀邦总书记一心为民的赤诚情怀、为温家宝总理的士人风范深受感染。
总理的文章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这里,主要就该文的语言做简单地分析,以飨读者。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干净、流畅、准确,形象地、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绪,给人以美感,富有文采。语言质朴、清新,读后如沐春风,浑身舒爽,直觉一股清新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极富艺术感染力。
本文语言忠实朴素,又典雅文质,是民族化的语言,和文章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和日常用语,富有生活气息,提炼得非常简洁。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语言上大量使用叠词:山山水水、影影绰绰、久久、悄悄、历历在目、深一脚浅一脚、一五一十、冷冰冰、一幢幢。这些叠词的使用,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当时的气氛,语言显得铿锵有韵,有节奏感,也使得文章语言更加形象生动确切。同时,也显示出作者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是一个冷静理智的人,不是一味地急躁冒进。
使用四字词语:“兴致勃勃、情不自禁、怀念之情、起伏涌动、难以平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阴冷潮湿、谆谆教诲、铭记在心、言传身教、稍有懈怠、低矮落后、高楼林立、崇山峻岭、年过七旬、灯火辉煌、商铺林立、取而代之、拔地而起、有说有笑、情绪饱满、争分夺秒、大公无私、光明磊落、阔步前行、翻天覆地、亲眼目睹、夜以继日、忘我情景、行事风格、猝然去世。”这些词语使得文章语言简练生动,一目了然,给文章增色不少,显得文采斐然。这正如作者的行事风格,精明干练,高效廉洁,睿智过人,绝不拖拖拉拉,沾泥带水,糊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