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现代复兴 > 揭秘:冯玉祥孙女当护士时为何要带棍子值班?(4)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揭秘:冯玉祥孙女当护士时为何要带棍子值班?(4)
时间:2011-10-16  

“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倒袁世凯的战争,退出了北洋军阀系统以缩短军阀混战,领导了1924年的首都革命,响应了北伐与大革命,九一八事变后在察哈尔与喜峰口树起了抗日的义旗,在八年抗战中坚持团结抗日,在生命的最后三年,更是切实献身民主革命事业,反对独裁内战,拒绝外国的阴谋利诱,毅然离开美国回国参加新政协,不幸在回国途中遇害……”冯丹龙娓娓道来。

长辈很少与她谈论祖父,冯丹龙对祖父的了解,几乎都来自母亲余华心写的书。“我母亲1981年出版了《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一书,记述了祖父晚年的生活和他在黑海遇难的经过;2007年出版的《传奇将军冯玉祥》,则是全传。”冯丹龙捧出母亲写的书,眼里满是崇敬与珍惜:“这都是我母亲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电脑里,连图片也是她自己扫描后配上的。”

余华心是冯玉祥的部下兼好友余心清的女儿。1942年,9岁的她跟随母亲第一次去冯玉祥家做客。谁也不曾想到,当年那个黄毛小丫头日后会成为将军的儿媳妇,并且在十年动乱后提笔为将军写书正名。

在对历史及其人物都缺乏客观公正评价的年代,有一次余华心问冯夫人对将军应该怎么看,冯夫人沉思了片刻,说:“他是爱国的。”于是,冯玉祥将军的爱国情成了余华心书写传记的主线,这也是烙在冯丹龙记忆里最深的印象。

与将军第一次会面,冯玉祥给余华心母女俩一人画了一幅水彩画。给余母画上的题词是:“一个大白菜,味是真正美,大家常常吃,打得倭寇必败北”;给余华心画上的题词是:“红萝卜、紫茄子,味都好,味都香,大家多吃些,一定打过鸭绿江。”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可见一斑。

冯玉祥的抗日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但他保卫祖国的赤子丹心从不曾改变。“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了抗日同盟军,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冯玉祥又力主抗日。“八·一三”上海抗战之日,他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奔赴前线的途中,2架敌机飞过头顶,在树下暂避的冯玉祥对身边的副官说:“敌人要是扔炸弹,我就高呼中华民族万岁,然后死!”

还好,敌机在头顶上盘旋了几圈就走了。

■“爷爷的这份生命留言,虽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却很厚重”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时,冯玉祥当选理事。在一次聚会上,冯玉祥把一个橘子放在茶碗上,上面再放一粒花生米,让在场的孩子们猜是什么意思。

“他后来揭晓谜底说,‘茶碗象征着国家,橘子是家,花生米是我们个人。如果茶碗倒了,那就一切全都没有了。要是国家灭亡了,我们的家和个人就都没有依靠了。’”这段描述在那群孩子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被冯家后人铭记至今。

对国,冯玉祥爱得深沉;对家,他治得严厉。

最近几年,冯丹龙每年都会回一次祖父在安徽巢湖的旧居。1936年,冯玉祥曾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他在祭祖后对我的姑姑伯父们和父亲说,‘供给你们上学,我是尽力的,但别的一点不愿给你们留下、害你们,如有一点房子这些东西,日后我也必定是捐助学校或者其他慈善事业,愿你们知道。’”

“我爷爷常对我爸爸说,我给你们一双手,你们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后来,我爸爸常常对我们说,给你们两只手、一副很好的身体,你们要靠自己。”在冯丹龙看来,祖父的教导,是言传,也是身教。

勤俭朴素,是冯玉祥身体力行的。土布衣裤、布鞋布袜是他时常的装束。

“他也从小教育理达姑姑不能做娇小姐。”冯丹龙回忆说,“印象里,我奶奶和姑姑从来没戴过首饰。”

冯玉祥还要求子女认真勤奋。“爸爸和姑姑小的时候,我爷爷每周要求他们写100个大字、1000个小字。他们后来写得一手好字,就是这样练成的。”

慈厚博爱也是冯玉祥持守一生的准则。上世纪30年代在山东泰山,他和夫人共同创办了15所小学,免费供贫民子弟读书。抗战期间,冯夫人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拯救难童。经费困难时,冯玉祥对夫人说,“那咱们捐六千块钱,这可以够一百个孩子一年的费用。”

祖父的博爱也融入了冯丹龙的血脉里。目前在公司,她还负责慈善捐赠的项目。在冯丹龙看来,“行善并非富人的专利,善举的源泉更重要的是来自精神。”而她的精神源泉,显然与祖父的精神财富分不开。

1948年,冯玉祥立下遗嘱:“我没有什么东西,有几间房子交给李德全夫人……至于我的几个孩子,虽然还有未毕业的,只要他们能自爱,有双手,就不会饿死。”

建国初期,李德全实践了冯玉祥将军的遗愿,把他的遗产和房产全部无偿捐给了国家。现在,他的后代们也如他所教所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爷爷的这份生命留言,虽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却很厚重。它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冯丹龙深情地说。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1962年大陆悬赏28万美元 要台飞行员驾U-2投诚
下一篇:揭秘:谁被毛泽东称为他与美国总统共同的老朋友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