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在中共历史上,曾有一批党内高层人士,因为各种原因,死后只能安葬在异国他乡。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2年1月12日16版,作者:佚名,原题:《葬身异国他乡的中共要人墓地探秘》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在中共历史上,曾有一批党内高层人士,因为各种原因,死后只能安葬在异国他乡。
林彪:女婿称要将遗体运回国
在蒙古国漠北草原,一块看不出有任何特殊之处的空地上,有一堆石头,石头前是一块青色石碑,上面刻着“九一三遇难者之墓——2008年9月13日缅怀者敬立”。这就是林彪以及另外8名遇难者的孤坟。
据当年曾勘察过失事现场的中国驻蒙大使许文益回忆,就在飞机失事后,他曾奉国内指示约见蒙古副外长。北京当时的指示称,应死难者家属的要求,中国政府决定将死难者遗体运回中国正式埋葬,或就地火化,带回骨灰。但不知何故,林彪等9人的遗骸,仍然是在蒙古下葬。由于蒙古没有火化的习惯,裸尸三天的林彪一行人最终被选择土葬。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失事现场不宜让死难者“居住”,墓地就选在了失事点西北方向的高地上。
2011年9月13日,林彪女婿张云林终于完成了他40年的心愿:前往林彪坠机地点祭拜。据此行组织者黄春光(黄永胜长子)透露,原本他希望林豆豆一同前往,但由于种种原因,她去不了。谈起这次赴蒙祭拜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林家收到消息,林彪的墓地有可能被开矿挖掘,遗骨有可能被移动。为此,张云林此行还特地会见了这片草场的私人领主,关心迁坟和坟墓的保护问题。领主表示想修一座《林彪元帅纪念馆》或博物馆。
此后不久,张云林公开表示:“明年夏天,我要把遗骨接回家,9具都接回来。”这句话引起了海内外极大关注,但黄春光觉得一切没那么简单。“这件事做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的。”黄春光表示,“就算林家只要林家人的遗骨,林彪和叶群的头颅是被割掉了(被前苏联拿走),比较容易认出来,但这两具无头遗骨也分不清哪个是叶群、哪个是林彪了。林立果的遗体也不能不管,而且也不知道蒙古这边的政策怎么样。”
张国焘:穷到与洋人共用一块碑
除林彪,遗骨安葬异国他乡的,还有中共早期高级领导人张国焘。1938年,张国焘投入国民党的怀抱,之后他辗转于台湾与香港之间。1968年底,张国焘带着妻小来到加拿大。在这里,他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82岁。张国焘葬地在多伦多松山墓园内。墓碑用的是普通的灰色石料。墓碑左右是两棵小松树,紧紧拥着石碑,墓碑上端刻着大大的英文“张”字。
1976年,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从此半身不遂,由此转进多伦多郊区的老人病院。他在一个寒夜中去世。由于穷困,张国焘夫妇不得不与他人共用一块墓碑,墓碑的背面还刻有当地一对洋人夫妇的碑文。
当时张国焘的三个儿子都有家小,也无力分摊全部丧葬费。最后这块与人共用的墓碑,还是由蒋经国托人汇款置办的。据墓园公司的人说,当年张国焘入葬时,登记的名字并不是他本名。这个墓主人是这样记载的:张恺荫,葬于1979年。这大概是刻意安排以躲避人们寻墓。
王明:与屠格涅夫在一个墓园
与林彪、张国焘不同的是,王明虽也是被葬在异国他乡,但却是跻身在名人墓中。在莫斯科郊外列宁山下的新圣母公墓,果戈理、屠格涅夫、赫鲁晓夫等历史名人都归宿于此。
在这些名人当中,还躺着一位孤独的中国人——曾经中共最高领导人王明。只不过,如今王明墓难得有人“光顾”。王明1925年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也许,对他而言,莫斯科可能比北京还要亲密。
新中国成立后,王明由于长期患病,他曾多次要求赴苏联养病。他最后一次抵达莫斯科是1956年。从此,王明长期留住在莫斯科一套设施俱全的别墅里。直到1974年3月27日,他写完《中共五十年》后的第四天病逝,其间一次都没有再回过中国。王明去世后,苏联政府把他安葬在著名的“新圣母公墓”,这里安葬着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紧挨着王明墓地的,是苏军元帅里昂诺夫。
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中,几乎每一个墓碑都是一个雕塑艺术品。在这些形态各异的雕塑中,王明墓只是一般的半身雕像,墓碑上刻着一行用俄文书写的名字。每逢清明时节,王明的次子王丹丁总是孤身一人,来到新圣母公墓,献上一束鲜花,默默地凭吊他的父亲。(摘编自《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