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要闻 政策发布 发展规划 经济运行 高新技术 地区经济 环境与资源  
农村经济 重大项目 西部开发 振兴东北 减贫救灾 发展报告 就业与收入 能源交通
  特色总网 > 国家发展 > 发展规划 >
  推荐资讯
 
  • ·关于热烈庆祝商权集团成立17
  • ·商权大讲堂:企业如何引流?
  • ·商权分销平台成就你我,过上
  • ·人民日报时评:两个17岁男孩
  • ·广西今年将选聘1998名高校毕
  • ·财政部:中央财政2012年投17
  • ·苏丹方面在喀土穆向中方移交
  • ·内地与澳门警方合作第十五次
  • ·广东一季度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 ·科学发展领航山东--“十二五
  • ·江西省年底前城镇所售猪肉全
  • ·新华视点:关于中国春运的“
  • ·新丝路之梦——记上海合作组
  • ·宁夏将提高城乡居民医疗补助
  • ·广西:“流动调解室”让农事
  • ·我国将继续加强打击侵权知识
  •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实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0万
    [更多]
      [国家概览] 5步玩转“一小时促销
      [国家史册] 关于微信扫码支付恢复
      [思想理论] 做大做强商权事业,造
      [伟大实践] 关于举办“零成本赚一
      [国家发展] 商权会员等级与福利,
      [世界视角] 关于商权用户提现的相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实现零成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 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特色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全文)
     
    时间:2009-09-15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从长期趋势看,我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人口的刚性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为统筹粮食生产发展全局,指导中长期粮食生产发展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研究制定本规划。

    一、我国粮食需求和发展潜力分析

    (一)供需态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快速恢复,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不足需的态势依然存在。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9680亿斤,消费量为9914亿斤,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7%左右。从分品种看,玉米产需基本平衡,小麦、水稻供求偏紧,大豆存在较大缺口,薯类增长较快。从消费用途看,口粮消费有所下降,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明显增加。

    根据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需状况,未来5~15年农业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外市场和农产品贸易等变化趋势,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上呈现出如下发展态势:

    一是国内粮食供需关系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在党中央惠农强农政策指引下,近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但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这种状况决定了紧平衡将是中长期我国粮食供求的常态。

    二是供求结构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趋于增强。近20年来,品种间、区域性的粮食供求结构失衡,越来越成为粮食供求矛盾的主要特征。从品种看,稻谷往往是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品种;从区域看,粮食主销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往往是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地区。从消费结构看,尽管近些年随着人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口粮消费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我国口粮消费比重较高的农民群体,人口基数庞大,农村口粮消费在较长时期内仍会占较大比重,对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依然较大。

    三是粮食生产重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省份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状态逐渐变为粮食大量调入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仍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但其盈余量也在逐年减少;黄淮海地区保持着商品小麦的主体供给地位;东北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粮源供应地;西部地区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的实施,粮食生产能力降幅虽然不大,但退耕户的细粮消费量明显上升,小麦、水稻的需求量增加。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四是国际粮食贸易对国内调剂空间有限。近年来,国际粮食贸易基本趋于稳定,年均贸易量大体保持在4800亿斤,约为我国粮食年度总产量的50%左右。我国粮食进口存在着明显的“大国效应”,我国粮食进口国内需求量的1%,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如果我国大量进口粮食,不仅会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扬,还将打破现有的世界粮食贸易格局。

    从粮食供需总体态势看,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适度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在确保口粮供给的前提下,注重解决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问题,根据粮食生产格局的新变化,采取有力的针对性措施,科学谋划粮食的生产力布局。

    (二)中长期粮食需求

    按照我国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预测,预计到2010我国国内粮食总需求将达到10350亿斤左右。从消费类型看,口粮消费4706亿斤,占国内总消费的比重为45.5%;饲料粮消费4037亿斤,比重为39%;工业用粮1400亿斤,比重为13.5%。到2020年,我国国内粮食总需求预计达到11300亿斤左右。

    (三)生产能力潜力分析

    根据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其他发展条件,未来粮食仍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潜力。主要途径有:一是提高良种良法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从历史经验判断,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平均每10年更新换代一次,每次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持续增强,品种更新周期还将进一步缩短。初步判断,未来15年,通过大面积推广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及配套节水节肥技术,我国粮食单产有望再提高10%,可新增生产能力1000亿斤左右。二是提高农田基础产出能力。目前我国的中低产田仍占65%,通过加强田间水利工程和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未来15年使1/3的中低产田约4亿亩耕地的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按每亩耕地提升一个等级具备增产200斤能力测算,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00亿斤左右。三是加强植物保护。据测算,我国每年病虫害造成粮食损失高达500亿斤左右。通过加大保护措施,如果损失率降低2个百分点,能减少粮食损失200亿斤。四是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除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外,水稻、玉米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还有较大的增产减损潜力。初步分析,水稻机播机收面积各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增产和挽回损失3亿斤。按今后水稻播种面积不少于4.2亿亩、单产不低于800斤,到2020年水稻机播机收面积均达到70%的比例测算,还可增产和减损水稻150亿斤。此外,我国为数不多的后备耕地资源开发还具备一定的粮食生产潜力。

    综合上述几方面因素判断,未来15年我国已开发的耕地资源粮食生产能力的增长潜力约在2150亿斤左右。但粮食生产能力潜力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再由实际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粮食产量,仍受以下四方面因素制约。一是耕地面积下降。“十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由2000年的19.24亿亩减至2005年的18.31亿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耕地总面积仍将减少3000万亩。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生产始终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的40%左右,仍有4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三是粮食科技进步缓慢。超级稻等增产科技尚未大面积推广,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推广力度弱。四是比较效益低。种粮每亩收益一直在几百元左右徘徊,相对于经济作物等其他生产效益一直偏低,粮食播种面积难以稳定,2005年比1998年净减少1.5亿亩。

    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增长潜力和制约因素看,影响未来我国粮食发展的因素既有资源型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但主要在于政策性因素。从现实情况看,为尽力降低耕地减少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国家必须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稳定在合理水平,并采取积极的支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生产所必需的播种面积,并大力提高单产水平,以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和产量的稳定与增长。

    ——“十一五”期间,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5.5亿亩以上的前提下,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和病虫害防控力度,使1亿亩耕地提高一个地力等级,分别扩大水稻机播、机收面积15个百分点以上和20个百分点以上,到2010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可恢复到10000亿斤左右,比2005年增产320亿斤。

    ——2011~2020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5亿亩以上,粮食作物品种全面更新,大部分中低产田得到改造,耕地基础地力普遍提升,水稻机播机收比例均达到70%,病虫危害实现有效防控,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可达到10700~10800亿斤,比2010年再增产700~800亿斤。

    二、我国粮食发展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 “三农”工作理论、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近年粮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我国中长期粮食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受资源短缺约束、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水平偏低、科技贡献率不高等因素制约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必须立足国情,从系统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确立我国粮食中长期发展思路和战略。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的方针,围绕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采取行政、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调动中央各部门、地方、农民等各方面积极性,聚集科技、人力、资金等多种资源,以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核心,合理布局,主攻单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促进增效,构建长效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合理布局。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根据现实粮食生产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科学谋划粮食生产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区,通过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定位、目标和措施,指导分区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

    ——主攻单产。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建设,加速中低产田改造,加大良种良法为主体的科技投入,加快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粮食单产稳步提高。

    ——稳定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合理水平。

    ——优化结构。优先抓好水稻、小麦两大品种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积极发展玉米、大豆、薯类及杂粮生产,促进饲料和工业用粮的稳步增长。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等粮食替代产业,改善膳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粮食生产压力。

    ——促进增效。正确处理好增粮与增收的关系,坚持优质化、区域化、规模化与产业化的粮食发展道路,积极推广应用节本增效和资源节约型技术,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建立健全财政补贴和价格保护机制,通过政策增效、规模增效、科技增效的有机结合,确保种粮农民的合理收益。

    ——构建长效机制。明确中央各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职责,形成协调一致的目标支撑体系。加强对粮食生产、销售、储备、贸易的监控、预警和调控,促进各环节的有效衔接。综合运用政策、价格、法律等多种手段,建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二)2010年和2020年我国粮食发展目标

    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根据国际上粮食安全的通行标准,以及国内现有资源条件和粮食生产潜力,我国粮食自给率应保持在95%以上。缺口部分可通过进口解决,主要用于品种、丰歉调剂和解决区域平衡问题。按照优先保障口粮需求,基本保障饲料及加工用粮需求的总体要求,确定2010年和2020年的粮食发展目标为:

    2010年确保国内粮食总产量达到10000亿斤,届时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给率约为96%。达到上述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粮食产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年均增加64亿斤左右,粮食单产年均增长0.7%,粮食播种面积须稳定在15.5亿亩以上。

    到2020年,粮食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增产700~800亿斤,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

    (三)发展战略

    为突破粮食生产约束瓶颈,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实现粮食生产中长期发展目标,必须着重实施好五大发展战略。

    1.能力提升战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通过立法划定基本粮田面积,明确粮田损毁恢复责任,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增加高产稳产粮田的比重。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弥补耕地数量不足。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利用效率,推广旱作节水技术,缓解用水矛盾。积极推进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农机装备在抗旱防涝、争抢农时、降低成本、减少损耗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构建功能完备的生物灾害预警与区域防控的支持体系,提高农业灾害预警测报能力,逐步建立农业灾害财政直接救助和农业保险补偿有机结合的灾害救助体系。

    2.科技突破战略。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约束瓶颈,是促进粮食发展的关键。重点加快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向产业聚集,技术向产品聚焦。大力增加粮食生产科技储备,培育优质超级品种。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推行科技入户,推进高产、高效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稳定增加种粮农户的经济收益。

    3.分区分级战略。实行分区目标管理,建立分级责任制度,是落实粮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依据粮食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科学划分功能区,明确功能定位,落实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责任,采取差别扶持政策,协调运用财政补贴和价格调节机制,共同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的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替代引导战略。发展粮食替代产业,拓展食物来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选择。在稳步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研发储备应急技术,着力挖掘非粮食物品种替代潜力,着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园艺产业。合理开发丘陵、山地、滩涂,充分利用海洋、草原、内陆水域等国土资源,扩大食物生产领域。倡导健康消费,广泛开展食物营养与人类健康方面的科普宣传,引导群众科学调整食物消费结构,从多方面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5.市场调节战略。科学利用国内外贸易空间,平抑粮食市场波动,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有效手段。合理调整粮食储备制度和能力布局,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采取更为稳健的国内粮食存储流通措施,调节粮食市场供需。积极发挥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和稳定生产者预期的作用。灵活运用国际贸易规则,适时利用国际市场进行品种调剂和总量调节。实施积极开放、稳健合理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重视资源替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境外粮食开发,最大限度地补充国内粮食供给。

    三、我国粮食发展的战略布局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禀赋特点、生产基础条件、粮食增产潜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粮食生产能力,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证。按照粮食比较优势、现有资源条件和生产水平、商品粮供给能力,以及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将全国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潜力提升区、稳固发展区、战略储备区四个功能区,并确定相应的功能定位、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

    (一)优势主产区

    1.划分标准:入选县(场)的粮食可交易量2亿斤以上,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不少于50%;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20万亩,粮食亩产不低于700斤。

    2.区域范围:主要覆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4大粮食作物9个优势区域,以及优势区域以外的大多数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场)。

    3.现实条件: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明显,耕地、水、气候等资源环境条件优越,农田基础设施具备一定条件,农民科学种田的技术基础较好,机械化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粮食生产基础较强,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现实粮食播种面积7.8亿亩,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58%左右,商品量占全国的比重约78%。

    4.功能定位:保证国家的基本需要。建设优质稳产高效的商品粮、专用粮和饲料粮基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巩固并提升商品粮源的核心地位。

    5.主攻方向:以发展现代粮食生产,提升产业档次和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大耕地与水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生产条件建设,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加速科技创新,着力推进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标准化和服务社会化进程。

    6.建设目标:重点抓好以黑龙江三江平原为核心的东北粳稻优势区、长江流域优质水稻、黄淮海优质小麦、东北和黄淮海优质玉米和大豆产业带建设,以此带动全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8亿亩左右。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更新改造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达到旱涝保收水平;粮食平均单产力争由现有的762斤提高到780斤左右,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6000亿斤以上。

    (二)潜力提升区

    1.划分标准:入选县(场)的粮食可交易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不少于40%;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15万亩,粮食亩产不低于500斤。

    2.区域范围:覆盖部分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场),以及大多数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场)。

    3.现实条件:粮食生产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与经济技术生产基础较好,但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粮食单产尚处于中等水平,经过基础设施改造,农田综合治理,近中期内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单产的县(场)。现实粮食播种面积近2.5亿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商品量约占18%,与优势主产区共同构成我国主要商品粮源基地。

    4.功能定位:以区内调剂为主,补充优势主产区跨区平衡不足的商品量。中低产田比重较大,具备一定挖掘潜力条件,部分县(场)通过充分开发、条件建设,具备提升为优势主产区的可能。

    5.主攻方向:以易于开发、有增产潜力的县(场)为重点,坚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产的主攻方向,完善耕地基础设施,加大耕地质量建设力度,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和综合产出能力;围绕提高单产,加快品种改良,提高病虫害防控和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

    6.建设目标: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5亿亩左右,强化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完善粮食生产支撑体系的能力建设,力争平均单产由现有的不足680斤提高到700斤左右,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1700亿斤以上。

    (三)稳固发展区

    1.划分标准:入选县(场)具备商品粮生产能力,粮食可交易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少于40%;粮食播种面积少于15万亩,粮食亩产低于500斤。

    2.区域范围:覆盖优势主产区和潜力提升区以外具备粮食生产能力的所有县(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郊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西部生态建设区等。

    3.现实条件:当前粮食生产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因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制约,未来扩大规模、开发潜力有限。现实粮食播种面积约5亿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6%,商品量约占4%。

    4.功能定位:确保现有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有条件地区可以适度开发。

    5.主攻方向:严格保护现有耕地资源,保持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运转,加强优质粮食品种的推广,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及规范化生产水平。

    6.建设目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5亿亩左右,粮食平均单产保持在现有的543斤水平不降低,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700亿斤左右。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着重加强粮食储备及市场条件建设,西部地区注重推广旱作节水技术,逐步改造现有生产条件。

    (四)战略储备区

    我国粮食生产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可用于开发的面积约1亿亩。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目前暂不宜开发,可作为战略储备,在确保生态环境不恶化的前提下,做好应急开发的基础工作。近期优先谋划新疆战略储备区的建设。

    1.区域范围:主要分布在伊犁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可开发具有水源保障的后备耕地资源3000万亩,潜在粮食生产能力200亿斤以上。

    2.开发条件:区内具备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与经济技术条件,需通过节水工程、增水工程、调水工程等措施,重点开发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和塔里木河的水源工程,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收复弃耕地,开发后备资源。

    3.主攻方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筹划重大水利工程以及粮食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抗逆品种培育和旱作节水技术的研发与储备,为适时开发创造条件。同时,坚持抓好区内现有棉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做好应急转产的基础工作。

    四、我国粮食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

    (一)粮食基础产出能力建设

    加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大中型灌区田间灌排配套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重点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在完善配套大型灌区设施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田整治、机耕道路等设施建设,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和稳产高产农田比重。按照优势主产区、潜力提升区、稳固发展区和战略储备区的不同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以现有工程为基础,拓展新的建设领域,逐步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国家粮食安全重大工程体系。“十一五”期间以三江平原优质水稻基地、松嫩平原专用大豆和玉米生产基地、黄淮海平原优质小麦和玉米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高标准粮田1亿亩以上。

    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配套,全面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新增灌溉面积要达到节水灌溉标准;旱作区针对不同区域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以实施集雨保土保肥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农田微型小水源工程为基础,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增粮技术,因地制宜优化用水配置,不断增强粮食生产的抗旱减灾能力。

    抓紧实施沃土工程。采取增施有机肥、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措施大力提高农田土壤生物肥力,协调农田土壤养分结构和养分平衡关系,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区系,着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确保耕地的持续产出能力稳步提高。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按照区域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路线要求,立足当地实际和农业生产需要,以完善工程设施和技术应用手段为依托,增强耕地持续利用和水资源高效转化能力。

    (二)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建设

    科学部署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农业科学实验站和农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网络,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科学家团队、创新制度与文化建设,整合完善粮食作物品种改良、薯类脱毒中心、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改扩建一批高水平的种质资源库。“十一五”期间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完善和扩建一批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四大作物的国家改良中心、分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建设若干薯类脱毒繁育基地和杂粮繁育基地。

    支持粮食安全重大技术创新,增强粮食生产的科技储备。组织开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遗传工程等基础性研究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节水材料、设施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以主攻单产为目标,重点培育和推广优质超级品种,着力推进耕地保育与综合利用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的研发应用,力争在解决水土资源约束的技术攻关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强化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集成,逐步形成主导品种的“高产、高效、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常规技术、专项技能、创业培植和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到乡、到村、到农户的农民培训网络,逐步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农技推广新机制。到2010年实现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农户,发展1万个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

    (三)粮食生产支撑保障能力建设

    继续组织实施好种子工程。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繁育、国家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种子区试展示体系和质量检测网络。“十一五”期间,确保新优高产粮食品种供给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重点推广超级稻、强筋和弱筋专用小麦、青储专用兼用玉米、高蛋白和高油大豆等新品种,加强马铃薯脱毒繁育能力建设,加快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扩大技术储备。每年新增加工小麦、大豆和水稻良种生产能力24.5亿公斤。

    加大实施植保工程。重点建设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农药与药械安全监管、技术创新与支撑等项目,着力完善粮食生产的防灾减灾体系,使主要农作物危害损失率由5%以上下降到3%以内;加强农药生产监管,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生产,加强对可降解农药、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利用,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技术、低量高效施药技术,提高农民安全用药知识,解决目前盲目用药和乱用农药问题,提高农药利用率,每年多挽回粮食800万吨,减少农药漂移量50%以上,降低土壤流入量20%,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增强粮食安全动态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地面观测与对地观测相结合的监测网络体系,健全完善粮食生产、市场、供求信息采集系统,提高中长期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分析能力,适时提供粮食生产相关数据信息,着力完善粮食生产的防灾减灾体系。开展农业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预测研究,提出突发事件情景下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态势和应对策略。健全我国粮食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为超前安排好国家粮食安全重大工程、确立科技创新方向、制定宏观调控政策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四)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

    加快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以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为重点,着力增加水稻栽插收获、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施肥精量播种、土壤深松和烘干等机械装备,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生产能力。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现有的36%提高到45%。

    完善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扶持政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实施范围。搞好节水设备补助政策实施试点,对农民购买膜下节灌、行走式节水补灌、微灌和喷灌等节水设备给予一定补助,促进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新型农机研发。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步伐,促进农业机械科技成果的转化,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增强粮食生产机械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发展粮食替代产业

    合理开发非耕地资源。充分利用草原、荒山荒坡、水域、滩涂等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果蔬业等粮食替代产业。重点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草山草坡资源开发,逐步提高载畜能力,大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水平。

    加速发展节粮型养殖业。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草原保护建设体系、市场风险评估与行业预警体系,加快现代化养殖场和畜禽产品加工厂建设,推行健康养殖,切实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安全水平。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技术,推动稻田养殖、庭院生态养殖、盐碱地开发等养殖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改善型水产养殖业发展,稳步推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将海水养殖向外推进,全面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

    五、促进我国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实现我国中长期粮食生产发展目标,确保完成重点支持领域的各项任务,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

    (一)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耕地与水资源

    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构建非农占地紧约束机制。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充分考虑地力培育成本,合理调整耕地占用补偿标准,明确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和投资标准,遏制滥占耕地的行为。

    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竞争性用水需求,确保农业用水规模不减少,完善农业用水的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对农业用水实行优惠政策,积极挖掘节水潜力,保证农业用水需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民投工投劳兴修农田水利和购买田间节水设备给予补助。

    (二)健全完善粮食生产的相关法律和制度

    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到地块。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收益权、转包权。逐步建立完善粮食生产专项补贴和综合补贴有机结合的补贴制度。深入开展粮食安全相关立法的前期研究,进一步明确调整对象、范围等相关内容,为建立粮食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

    (三)建立和完善国家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

    明确分区粮食安全目标、措施和责任,按区域粮食供需平衡需要和商品粮供给责任,确定分区粮食播种面积,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责任机制。鼓励主销区和主产区建立稳定的产需联结丰缺互补关系,在销区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集中建立粮食生产专项基金,在产区建设高标准粮田。制定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销区到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流通储运设施和加工企业。

    (四)逐步建立健全稳定支持粮食生产的投入机制

    整合各项粮食生产投入,拓展新的筹资渠道,推动中央与地方分别设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和粮食生产扶持专项基金。争取减轻粮食主产区财政负担的政策支持,调动县市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粮食工程建设,不断做大做强优势粮食产业带。

    (五)加强粮食贸易的宏观调控

    健全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将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纳入最低收购价范围,以弥补生产成本并有合理收益为原则,制定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价格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收购预案,重点健全完善以中央和省级储备为主体的操作体系,切实稳定市场和粮价。

    加强粮食储备及进出口贸易的宏观调控。合理确定粮食储备水平,确保全社会粮食消费安全需要。建立粮食进出口贸易预警分析制度和合理有序的重点粮食品种进出口制度。水稻确保立足国内实现自给;小麦根据市场需要适度进口调剂;玉米实行南进北出,鼓励适度出口;大豆在积极扶持国内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科学调配进口总量。

    建立健全全社会粮食生产流通统计制度。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市场、库存等领域的动态信息监测,不断改进全社会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实行粮食综合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农业部)

      我要推荐此类文章】 【我要推荐给好友】 【 加入收藏】 【返回上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全文)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