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
|
|
时间:2009-09-14 |
|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东胜,经济落后,生态恶化,是典型的贫困地区,许多东胜人设法迁居他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东胜区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发展自我,经历了以农牧业为主,到以实现工业化为主,再到以发展城市为主的奋斗之路。特别是近年来,他们发扬敢为人先精神,坚持抓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并举,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互动,走出了一条符合东胜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一、东胜区发展的主要成绩
——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稳居前列。2008年,东胜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90亿元,财政收入预计完成75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866.7倍和1453.5倍,年均增长分别为25.3%和2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22500元,是1984年的42.1倍,年均增长16.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7600元,是1978年的51.7倍,年均增长14.1%。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是1978年的2482.3倍。三次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22.7∶43.9∶33.4调整为目前的0.1∶40.3∶59.6。在煤炭、绒纺、建材、林沙、煤化工、电力等行业形成一批支柱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0户,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0%。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了70%。地区综合实力稳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首位,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规划从零起步,控制性规划覆盖面达到100%。城区面积由1978年的10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67平方公里。城市供水管线延伸300余公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万吨,市区集中供热面积1057万平方米,市区道路总里程达424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平方米、10平方米和2平方米增加到20.2平方米、34.7平方米和35平方米,拥有城市大型休闲活动场所20余处。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经济工作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人口转移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农业人口逐年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07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8900万元,是1978年的12.5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为6%。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28%和85%,分别比1978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和70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十五”以来,教育累计投入20多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25所,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近1200名,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普及了农村12年义务教育,全部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籍参合率达到90%。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近6000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水平,开工建设廉租房1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0万平方米。
今天的东胜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已连续5年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前列,并获得了“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佳区”、“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二、东胜区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城市,全力打造“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
2001年,东胜随着撤市改为东胜区,由县级市和盟府所在地变为地级市府所在区,特别是鄂尔多斯市整体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东胜区重新定位。由于规划滞后,基础设施欠账多,城区规模小,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东胜区明确提出了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路,以发展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至2007年,5年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实现了城市发展“拉大、补欠、崛起”三步走的目标。
以科学规划为指导,高起点打造城市核心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聘请了国内外一流的设计机构和专家学者制定规划、设计城市、指导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具体设计,尽量使城市各种要素布局合理,整体功能协调配套,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引领和调控作用。
不断完善城区功能,高品位打造城市核心区。按照拉大城市框架的构想,拓宽发展空间。积极实施旧城区改造,全面启动铁西新区,全力支持康巴什新区建设,按照补欠、提升的要求,高标准完善城区的新功能。着力构筑城区路网体系,拓宽改造延伸主次干道,对城区四大出口进行改造,建设环城路,打通断头路,形成公路铁路并进、高速快速贯通、环网相连的立体交通网络。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与城市特色相协调、城市定位相一致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将文化渗透到建设中,在提升城市素质中实现城市崛起。
提升城区管理水平,高素质打造城市核心区。在城市管理中牢固树立了“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思想,从实现全方位管理出发,不断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在城市管理中推行“一支队伍、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模式,将精细管理引入到城市管理当中,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突出以人为本,将方便、快捷、高效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使硬件建设服从软件管理,服务经济发展与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结合起来,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力鼓励引导发展民营经济,以工业立区,以第三产业强区,注重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自我发展机制。
从“九五”以来,东胜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让民营经济坐正席、唱主角”的口号,并按照“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思路,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以存量带增量,激活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活力,使民营经济呈现出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非公经济实体从“九五”初期的几百户发展到目前的2万多户,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经济份额在经济总量中占到70%以上。除国家政策性国有企业外,其余几乎全部实现民营化。
工业经济重点抓好做大做强。东胜区坚持“工业立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以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为核心的煤炭、绒纺、建材、林沙、煤化工、电力工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目前,东胜绒纺产业的市场份额约占世界的30%、全国的40%,初步实现了打造中国绒纺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的目标。
第三产业重点抓好上档次广辐射。东胜区坚持“三产强区”,立足区域中心城区的优势,利用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结合资源富集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鄂尔多斯市大文化、大旅游、大运输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全市的文化产业、旅游消费、物流配送、金融商贸“四个中心”,实现了服务业的提质提效,形成以东胜区为中心的服务网络,确立了区域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
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东胜区注重企业家队伍的培养,把组织体制的优势与市场机制的优势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改制、发展大企业中,为企业家保驾护航。在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扩张中,为成长中的企业主解除后顾之忧。先后培育出鄂尔多斯、伊泰、万正、东方路桥、兴泰置业等本土企业,为东胜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行农牧区转移收缩集中,加强生态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
东胜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从“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先后实施了生态扶贫等多项扶贫工程,努力实现解决农牧民问题从减少和转移农牧民找出路。通过宣传教育、职业培训、就业引导、加强社会保障、建设生态移民新村、跟踪服务等项举措,加快了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的转移步伐。目前,在东胜区53万人口中,农村常住人口已由“九五”末的6.8万人减少到不足3万人。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步伐。率先于1999年实施了“禁牧圈养”,推进整村整社搬迁,试行土地、草牧场流转制度和城乡统一的户籍改革制度。充分发挥城市的吸纳作用,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针对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实际,鼓励集中经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休闲农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通过项目实施和生态保护,东胜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初步形成了农村牧区生产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逐步恢复、农牧民生活日渐宽裕的良好局面。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和培育了50多家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启动建设了劳动力培训就业、服务中心和教育园区。实现了有就业要求的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动态就业。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工程,建立起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平安东胜建设。按照平安创建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深入推进“平安东胜”建设,实施了“大调解、大巡防、大技防”三大品牌工程,“大调解”工作运行机制成效显著,网格化警务巡逻工作深入推进,技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正在全力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
努力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市民休闲、娱乐等公益设施建设,扩建了人民公园,新建了铁西公园、西山公园,新增了区政府广场等10多处大型活动场所,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了自治区一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了“广场消夏文艺演出”、“和谐东胜·市民文化大讲堂”等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