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教寺建寺之初,曾下七昼夜暴雨。突然惊雷一声,后一道金光,教寺的护寺河香花浜上汆来一只钟。雨过天晴,经镇民决议,将钟安放在教寺里。此时,一游方僧人经过,“此钟尚不可用,等三日方可试钟。”说完扬长而去。一小和尚出于好奇对钟一敲,顿时,大钟发出庄严悦耳之声。镇民们赞叹惊喜之余,见游方僧又匆匆返回,连声长叹“可惜啊,如三日后再敲,音可传千里,现只能传方圆二十里”清道光年间“蒲溪小志”转引“松江府志”记载“永乐七年,(公元一四零九年)九月造成七宝寺钟”其钟铭系博洽所撰。
大钟铭经五百多年岁月的侵蚀及撞击,难以全部认读。经过对大钟原形貌到铭文的仔细辨认。铭文的起首清晰写着’松江府华亭县七宝寺‘结尾为‘皇明成化十九年’。由此确认现藏于此经楼的铜钟为原物无疑。大钟在文革时曾失踪。经过政府和七宝热心人士的不懈努力,历经曲折,终在公元二零零一年八月重返故里,镇人难抑愉悦。今人撞钟能除烦恼,吉祥祉喜,国泰民安。另有说法为“氽来钟系明永乐时七宝寺住持僧博洽筹建”。
氽来钟楼为三层结构。一幅佳联“日落长廊树影稀,风回高阁钟声远”正对老街中心广场。该楼最高层悬挂了镇街之宝——氽来钟。据说该钟重为四吨,钟壁至少有5厘米以上。钟的悬挂处为两条交错的龙,可惜其中一条的龙头已经被破四旧的激进分子敲掉了,成了残龙。钟的内壁斑驳陆离,呈现出了古物的特质。钟身锈的厉害,上面的铭文依稀可辨部分内容。
我国每逢佳节都有撞钟祈愿的习俗。佛经相传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每撞钟一下寓意祛除一种烦恼,获得吉祥和安乐。同时按照中国农历纪时,每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种节气,七十二种气候,合起来恰为一百零八。故一百零八的钟声也表达了人们祈求年年如意,岁岁平安的愿望。平时游客可以免费撞钟三声,以得到钟神的眷顾。
撞钟的时候,需要默念口语“消除烦恼,万事如意。鸿运吉祥,大富大喜。国泰民安,福祉延年”。正所谓“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底层陈列了一些墨宝字画,另有著名的光头大胡子风水师入驻在底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