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是著名的特色老工业区,它位于上海市的东北角,历史上习称沪东,又称杨树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英国强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1845年11月,英国在上海设立英租界。1863年6月,美国在上海设立美租界。沪东地区的虹口港以东、杨树浦港以西的黄浦江沿岸一带属美租界。同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称为英美租界。1899年,英美租界又向东扩展至周家嘴、顾家口(今军工路一带),改称公共租界。沪东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公共租界内。殖民主义者利用沪东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开办一批特色工厂企业。19世纪60年代初,美商开办旗记铁工厂。1865年,英商创建耶松船厂。1881年,英商在杨树浦建造自来水厂(1929年后逐步发展为远东第一大型自来水厂)。
外资企业的出现,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1865年8月,两江总督李鸿章以6万两白银收买了旗记铁工厂,改建为清政府最大的军火制造厂,即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8年迁往南市)。1882年,上海第一家机器造纸厂,即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造纸局建成投产(1925年改名为天章造纸厂)。同年,上海第一家特色棉纺织厂,即官商合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沪东开始建造,1890年建成开工。1891年又一家官商合办的棉纺织厂,即华新组织新局建成开工。1909年该厂被聂缉槼收购,改名为恒丰纺织新局(厂址在今许昌路临江处)。189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被烧毁,李鸿章下令盛宣怀重建,改名为华盛总厂,后称为三新纱厂。1895年,又开办了官督商办的裕晋纱厂、大纯纱厂。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它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的阶段。日本捷足先登,在华德路(今长阳路)设立了东华公司;德、英等国也接踵而来,1896年,德商在沪东开办了瑞记棉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英国人经营,改称东方纱厂)。同年英商在这里又开设了老公茂纱厂(1925年被日商公大纱厂收购)及规模宏大的治和纱厂(厂址为今上海第五毛纺织厂)。1902年和1906年日商三井洋行的山本先后收购了中国的裕晋和大纯纱厂,改名为上海纱厂一、二厂。1910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以下简称“英电”)在杨树浦路麦克利克路(今临潼路)建成汇山车栈(即停车场)。1913年,工部局电气处在沪东建成了杨树浦电灯厂(即江边电厂),到1923年该厂成为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1920年美商在沪东开办花旗烟厂。1925年,某商在倍开尔路华盛路(今惠民路许昌路)建成电车修理工场(习称“机务部”)。同年,英美烟草工业公司三厂在华德路建成。
在此期间,华商特色工厂企业也陆续增多。1905年中英在沪东合办的振华纱厂,不久由华商独立经营。1910年华商开办了公益纱厂。1914年著名实业家穆藕初在华德路与兰路交汇处的高郎桥东堍创建了德大纱厂。1916年,穆藕初又与其他两人在德大纱厂旁购地40亩建造厚生纱厂,1918年建成。
1920年初,陈独秀委托进步知识分子李次山调查上海工业情况,同年5月1日的《新青年》月刊上发表了李次山的《上海劳动状况》一文,文中写道:“上海工业的发达,在我们国内,要称第一,近来杨树浦一带,可称为工业社会,每天早晨和傍晚,马路上都是手里提着饭篮、来来往往上下工的人。”到20世纪20年代沪东地区已是工厂林立、产业工人集中的地区,已形成一个以纺织、卷烟、机器、造船为主体,包括水、电等市政公用事业的综合工业区,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工人总数达2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