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韩国经济》12月12日文章,原题:反复变化的中国长假政策
中国的长假和经济不景气关系很大。中国从2001年开始引入目前的长假制度。为扩大内需,政府决定国庆节、五一和春节三大节日各休一周。长假使人们可以外出旅游和聚餐,消费相应增长了。服务业、家电制造企业盯上了长假,实施长假营销。
从今年开始,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一周左右的劳动节长假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恢复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休息日过多是假期调整的名分之一,同时也包含有给过热的经济降温的意味,表明中国政府对无需刺激内需就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充满自信。
但是经济不景气再次将明年的日历涂成红色(韩国日历上公休日为红色)。中国政府决定明年增加公休日,让13亿人口消费而不是工作来提振内需。中国政府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问题是如果没有钱就算有充足的消费时间也无济于事,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实。从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休假政策似乎是本末倒置。不动产市场处于冰河期,股市比去年高点下跌60%,崩溃的资本市场成了中国政府提升内需的软肋。不安的中国人捂紧钱包,储蓄比例反而增加。中国政府尽力恢复经济值得称道,但却忽略振兴股市等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举措,未免让人有些遗憾。 (作者赵宙铉,张尹珠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