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月刊9月号文章】题:中国的破坏性保护(作者 彼得·内维尔-哈德利)
中国的城市居民对出现在他们所在居民点一些建筑物上的“拆”字,都感到害怕。这红色的八划意味着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即将被拆毁。甚至在一些宏伟的古建筑上,从们也越来越常看到这一标记。但如果这些古建筑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牌子,可能就不会完全被拆毁,但是通常,这预示着很快会对它们进行面目全非的整修。
目前世界上共有851项遗产,再新增一项在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引起骚动。然而,在中国,如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所申报遗址的认可,那就等于赢得了旅游业的大彩。结果,旅游部门的官员都把赌注押在了申报世界遗产的活动中,而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古老风貌,而是为了加快旧貌换新颜的过程。
在中国,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就等于成了精华中的精华。它们的地位高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受重视程度甚至比5A级旅游景区还高。他们认为,这充分表明,外国人也赞同中国人反复强调的一点: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优秀、更古老。每个新申报的项目都受到大肆炒作,这样就能确保收入成倍增长。
九寨沟199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该景区的管理人员开始了全方位的宣传活动。6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察人员抱怨说,九塞沟游客人满为患。类似的命运降临到了丽江古城的身上。丽江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结果是,丽江的游客数量2005年猛增到430万,而1996年只有3000到5000人。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一个又一个的遗址身上,其中包括平遥古城、曲阜孔林。在曲阜,由于清洁人员的擦洗,壁画和雕像被损坏到无法修复的地步。尽管许多当地人都声称是孔子的后裔,但据说,痛失这些遗产并不令他们感到气愤,他们愤慨的是旅游收入受到了影响。
奇怪的是,世界遗产委员会似乎对确保良好的保护措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它唯一的杀手锏就是威胁要将遗址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或干脆取消它的世界遗产地位。但是据内部人士说,就该委员会是否可以在不征得当事国同意的情况下,将一个遗址列入濒危遗产名录的问题,已经进行了数年毫无结果的司法辩论。
-----------------------------------------------------
更多海外媒体看中国文章请登陆:中国网域外评说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