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成都1月24日电】当中国决策者谈论经济平衡,把重点从出口和投资领域转向消费领域时,他们想到了刘勇(音)这样的人。
过去两年来,刘勇在成都开了5家环境高雅、菜肴美味的餐厅,为迅速增加的中产阶级提供服务。刘勇的生意不错,但中国的整体消费状况却很糟糕。去年,家庭消费支出只占GDP的36%多一点,而2001年为45%。在美国和印度,这一比例分别为72%和60%左右。
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很多:人民币汇率被低估,银行贷款成本低廉以及补贴和红利等政策明显鼓励制造业,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脆弱,迫使人们不得不存钱用于医疗、教育和养老。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中国服务业发展受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在一份报告中估算,2004年,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量的贡献只有33%,而印度的这一比例为50%。
中国国务院去年出台的一份战略报告指出,被视为经济发展重要指标的服务业状况不够健康。所提供的服务范围不够广,竞争力弱,而且服务水平低。战略报告的作者抱怨说:“一些地区只重视工业发展。”
金融服务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当问及最近限制银行贷款的政策是否影响了他的生意时,刘勇笑了。银行很少拉他这样小公司的生意,认为它们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风险太大、麻烦太多。
从银行排长队到航班不明原因延误,服务质量差在中国是个再普遍不过的现象。
北京郊区豪化酒店“长城脚下的公社”的法国经理伊夫·文克尔说,问题在于中国人历来把服务等同于奴役。他说:“还要一代的时间才能彻底改变心态。”
刚刚在北京开设了第二家酒店的丽思卡尔顿集团总裁西蒙·库珀赞同这一观点。他说:“还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能在中国遇到本土竞争对手,更不用说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对手了。”
从短期来看,全球对中国制成品需求的下降会迫使决策者更加重视国内经济,从而有可能推进服务业的发展。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门主管斯蒂芬·格林说:“这或许会刺激北京出台更多改革政策,如将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行业向私营部门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