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半岛网9月19日文章: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取决于安全(作者 Joe Havely/译者 小河)
不知从何时起,也许是20多年前吧,“中国制造”的标签开始被视为某种略带异国情调的东西。现在不再如此了。
现如今,我们购买的商品很少不是直接或间接跟中国有关的。比如,你正在使用的电脑没准儿就是来自中国数百家技术工厂之一——公司和城市的名字你可能从未听说过。
仅仅不到30年时间,曾经被视为“红色中国”的共产党穷国就变成了全球化的中心。在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大军的支撑下,中国的出口驱动型经济催生了一个辐射全球的空前消费繁荣。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近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长幅度是其他国家的7倍。其结果是导致“中国制造”产品改变了世界的购物方式。从美国和欧洲郊区的大型商场到南撒哈拉非洲的集市,昔日对许多消费者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如今已成为大众日常用品。
笔记本电脑、手机以及其他现代必需品的普及,都要归功于如下事实:中国工厂能以无与伦比的低价大量生产商品。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用完就扔”的社会的基础,是对购物狂之梦想的应答。
但近来这种低价宝贝开始逐渐失去光泽。一连串安全警告和产品召回事件,引起了世人对从牙膏和成品虾到玩具等中国商品的恐惧。现在我们看到,中国在抗击因有毒化学物质三聚氰胺污染乳制品而迅速扩大的恐慌。
突然之间,“中国制造”变得不是那么有价值——甚至可能是致命的。西方政客和许多媒体评论家抓住这个机会抨击中国,指责中国厂商不计代价地追逐利润。
但许多中国厂商也抱怨他们面临大型跨国公司客户的巨大压力——不仅要保持低价,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压低价格。他们还要面对工人要求涨工资的要求,因而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处境。
与此同时,西方政府愤愤不平地抗议,中国未能执行西方要求的产品安全法规。这种情况可能类似于想要“鱼和熊掌兼得”。世界需要廉价产品,但又不愿为安全生产或使监管到位,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的代价埋单。
可以理解,围绕产品安全而引发的喧闹把中国领导人置于被动境地。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而持续增长是中国领导人合法性之来源。而这又取决于中国厂家移到经济学家说的“价值链”上端——制造更贵、更高级,能获得更多利润的产品。
但要做到这点需要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信心。最终,信心不仅取决于低价,还取决于可靠性和安全——而安全显然是需要付出代价才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