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的1948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就已迅速部署平津战役。当时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0多万人,分布在山海关至张家口的狭长地带上。11月中旬,傅作义集团先后从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撤军,以加强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的防卫,保证西撤或南逃的通路。11月18日中共中央电令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提前在21日或22日取捷径,以最快速度隐蔽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天津的国民党军队。1948年11月29日开始了平津战役。华北第二、第三兵团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联合作战,向平绥路平张段和张家口外围的国民党守军进攻,歼灭了傅作义五个师,将其主力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12月12日起,东北野战军陆续进军到达天津前线,12月15日北平四周昌平、通州、海淀、丰台、长辛店、大兴先后解放,东北野战军80万人,华北兵团20万人,共计100万大军,由林彪、罗荣桓统一指挥,完成了对平津塘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12月13日,中央任命聂荣臻为平津卫戍司令,薄一波为政治委员。聂荣臻赶赴平津前线司令部,同林彪、罗荣桓汇合。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平津前线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平、津、张、唐地区的作战、接管等一切工作。平津前线司令部根据中央“先取两头,后取中间”的指示,在12月下旬攻克张家口、新保安,1月15日攻克天津,歼灭了13多万守军,活捉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塘沽守敌乘船南逃,北平陷入了解放军的层层包围。
中共中央在进行军事布署的同时,在组织领导和方针政策方面也作了部署。1948年11月8日中共中央召见华北局第二书记薄一波,决定把接管平津的任务交给华北局领导,并指示薄一波在北平解放后,由他先赴北平,为中共中央机关进北平打前站。毛泽东说:“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中共中央几位领导同志多次对薄一波讲:“进城后对旧的国民党的国家机器一定要粉碎,要建立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新的国家机器,但在接管工作中要区别对待政权机构和经济组织。”毛泽东强调,城市接收工作主要是接收官僚资本,对民族工商业要好好保护,让他们开工,恢复生产,以后慢慢来。做好城市工作要依靠工人阶级,还要团结好民族资产阶级,跟他们保持长期的统一战线,现在是人民民主专政,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刘少奇强调要充分利用私营工商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以利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中央非常重视沈阳的接管经验,12月14日批转了陈云关于沈阳接管经验的报告。沈阳接管的具体办法是“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管”。薄一波根据中共中央这一系列指示,在1948年12月先后发出了中共中央华北局《对平津地下党在接管城市中应做工作的指示》《对北平党准备迎接我军入城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强调“必须足够地认识平津等大城市和工业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各个方面有充分的准备,不仅要能够完整地接管,而且能够顺利地发展和建设城市和工业区,使之成为全国最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194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任命彭真为北平中共市委书记,叶剑英为市委第一副书记,兼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北平人民政府市长。12月17日,经过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宣布成立了以彭真为书记,叶剑英为第一副书记兼军管会主任、市长,李葆华为第二副书记,徐冰为副市长,刘仁为组织部长、赵毅敏为宣传部长等人组成的北平市委。北平市委12月17日和18日在奔赴北平的路上,于河北保定、涿县开了两次市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华北局关于如何进行接管的重要指示,作出了进城后贯彻执行的重要决议。21日发出了北平市委《关于如何进行接管工作的通告》。在涿县有100多人参加的干部会上,传达市委的具体部署。会后彭真、叶剑英赶到北平长辛店,对解放后的通州、海淀、门头沟、丰台、长辛店、石景山的接管工作作了部署。组织部长刘仁开完市委会议之后,立即带领一个电台,赶到孟庄平津前线司令部,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的领导下,通过电台指挥在北平城内的地下党,同傅作义建立联系,争取用和平的方法解放和接管北平。
12月21日,彭真、叶剑英从长辛店移驻河北良乡,建立中共北平市委、北平军管会、北平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和北平所属各区、县的工作班子。对集合在良乡的2000多名接管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首先是学习新华社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和同年1月14日毛泽东主席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教育干部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决不允许革命半途而废。培训主要内容是如何进行北平的接管。彭真、叶剑英和军管会负责物资接管工作的戎子和、负责文教接管的钱俊瑞亲自作报告,传达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指示,对北平军事接管的任务、方针、政策、工作方法、作风、纪律一一详细讲解,使接管干部做好思想准备。一定要坚决彻底打碎旧的国民党的国家机器,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新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机器。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经验证明,必须彻底粉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才能巩固和发展革命的成果,但要区别旧的政权机构和经济、企业、文教机构,对于前者接收之后,必须打乱、解散,但对后者必须在完整地接收之后,先保持原来的机构和管理方法,经过调查研究,定出具体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以利迅速恢复和发展北平的经济和文教事业。
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接受中共中央和华北局的指示,要求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里迎外合”,迎接北平的解放和接管的时间是1948年10月。这一指示要求:第一,在大工厂、大学发动群众。护厂护校,反对南迁、转移和破坏重要设备、仪器、图书。要团结、争取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学者、教授留在北平。这一工作做得很有成效,北平的大工厂、大学和研究单位都保护得完整无损。高级知识分子中只有个别校长、专家飞离北平,绝大多数都留下了。第二,做好调查研究。对于北平国民党军队的驻地、军事设备、炮位、政权机关、官僚资本企业、仓库等和大工厂、大学以及研究所等单位,都要详细调查,写成书面材料,包括地址、负责人、职工、房屋、财产、设备、仓库、电话等,供作战和接管使用。 第三,最重要的是地下党要尽最大努力做好争取傅作义及其部下的起义(投诚)工作。这一工作主要由中共北平地下党学委佘涤清(书记)、杨伯箴(副书记)、崔月犁(委员)、王汉斌(委员)负责。围城前按照华北局城工部刘仁的指示进行;围城后刘仁抵达平津前线司令部设立电台,中共北平地下党学委通过电台同刘仁在平津前线司令部的电台日夜联系,向平津前线司令部汇报傅作义的一切动态。平津前线司令部同傅作义的三次谈判,都是由中共北平地下党学委通过电台取得联系的。
争取傅作义的工作主要是由学委领导的中共地下党员傅冬菊和李炳泉进行的。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原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同王汉斌、李炳泉既是同学,又都是地下党员,1946年到北平后,接受王汉斌领导,当时傅冬菊的公开身份为天津大公报工作人员。1948年11月初,根据刘仁指示,王汉斌负责将她调到北平。为了争取傅作义尽快站到人民的方面来,佘涤清、王汉斌一起接见她,并对她说:“现在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很快,北平快解放了,你父亲有接受和谈的可能,我们把你调回来,由你做你父亲工作,争取你父亲放下武器,与共产党合作,实现北平和平解放。”傅冬菊愉快地接受了党布置的任务,从天津回到北平,住进了中南海华北“剿总”的总部,日夜同傅作义相处,以父女之情努力争取他。在围城前和围城期间,傅冬菊每天都到住在北河沿的中共地下党员李忠的家里与佘涤清、王汉斌见面,汇报傅作义的思想状况及争取工作的进展。在此期间,由于佘涤清因故被捕,有关傅作义的动态、心情等情况,主要是由傅冬菊向崔月犁报告,而后由崔月犁通过电台报告给平津前线司令部。北平围城后,经过傅冬菊极为耐心的工作,请傅作义派代表同共产党联系共商大计。使得傅作义终开始非常谨慎地与傅冬菊讨论同中共的联系问题。他问傅冬菊;“你认识的共产党是真共产党还是假共产党?”并向她说,“军统特务可厉害了,常常假冒共产党,你可要当心,不要上当呀!”为了使傅作义彻底打消顾虑,中共北平地下组织运用李炳泉当时在傅作义主办的《平明日报》当采访部主任,是傅作义亲信《平明日报》社长崔载之的部下,以及李炳泉的堂兄李腾九也是傅作义的亲信(是华北“剿总”联络处长)的有利条件一直在开展对于李腾九的工作,再通过李腾九开展对于傅作义的工作。经过傅冬菊、李腾九两人介绍,李炳泉以共产党员身份会见了傅作义,从而使傅作义消除了戒心,放心派出《平明日报》社长崔载之为代表,由李炳泉陪同,同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接触。
在促成傅作义最终下决心与中共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和谈接触并接受和平改编这一阶段的工作中,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作了很大贡献。由于傅冬菊的特殊身份和细致工作,使平津前线总前委对傅作义的动态、心理变化例如傅作义唉声叹气、吃不下饭,发脾气,咬火柴,自己打自己嘴巴等激烈的思想斗争细节均了如指掌。甚至于到了傅每天上午做的事下午就知道,晚上做的事第二天一清早就知道的程度。关于这一点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说的那样:“几十年来,我打过许多仗,能够如此及时了解对方最高指挥官的动态,还是不多的。这对我作出正确的判断,下定正确的决心,进行正确部署,具有重要作用。”
北平地下党对傅作义的老师刘厚同,傅作义的把兄弟邓宝珊也进行了很多工作。崔月犁在围城期间,经常同这两位见面,诚恳敦请他们两位全力争取傅作义。 中共北平地下党还积极开展民主人士、各方面代表、教授、专家的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张东荪教授曾陪同傅作义的代表出城谈判。前国民党北平市长何思源在围城期间,积极奔走,团结各方人士,组织“华北促进团”,呼吁北平和平解放。国民党特务向他家里扔炸弹,炸死、炸伤了她两个女儿,他自己也受了伤,仍奋不顾身带领代表团在1月18日出城抵达海淀,向解放军表达和平的意愿。
对于平津战役取得胜利和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另一位中共地下党员是中共中央社会部领导的长期潜伏在傅作义所部的阎又文。阎在1938年入党,1939年被中共组织派到傅作义部队工作。阎与傅作义是同乡,他才华出众,文笔犀利,深受傅器重,并长期担任傅的机要秘书。1947年傅作义担任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后,阎担任华北“剿总”办公室副主任、政工处副处长、新闻发言人。中共中央社会部李克农对于阎又文的工作十分重视,两次派王玉到北平,同阎联系,布置工作。阎曾向中共中央社会部提供了华北“剿总”的作战计划。辽沈战役刚刚开始时,阎就将傅作义守卫平律的作战计划报告给李克农,这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制定平津战役的战略部署起到了重大作用。阎又文还向李克农报告了傅作义可能准备西撤绥远或由津塘南下的重要情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得知这个重要情报后,迅速决定提前发动平津战役,指示东北第四野战军提前结束休整,不惜一切代价立即入关,切断傅作义西溃或南撤的退路,从而顺利地取得了平津战役的胜利。北平围城期间,阎又向中共中央社会部多次报告傅作义的动向,并谨慎地开展对于傅作义的争取工作,促成傅作义派代表出城与解放军谈判。阎又文受傅作义的委托,同解放军代表苏静一起草拟的《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他对于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北平解放后,因为工作需要,按照中共中央安排,他一直继续在傅作义身边工作,直到1962年病逝。他的身份和事迹也从未披露。1995年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光人在《金盾》杂志上写了一篇《隐蔽在傅作义身边的共产党员》文章,以及在1997年7月阎又文诞辰83周年之际,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丹心一片照后人——怀念战友阎又文同志》的文章,才向世人公布了这位长期在隐蔽战线上对于北平和平解放和接管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共地下共产党员的光辉业绩。
争取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过了耐心说服和等待的。双方谈判,一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谈判是傅作义派了他的亲信《平明日报》崔载之为代表,在中共党员李炳泉陪同下,于1948年12月17日秘密到达平津前线司令部驻地附近,由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苏静接待而展开的。18日,崔载之系统表达了傅作义的意见。19日,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针对崔的发言,向他阐明了和平解放平津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以国民党军放下武器、解除武装为前提的,并且绝不允许保存反动武装力量,更不允许建立华北联合政府。这一次谈判,未获任何结果。
第二次谈判是在解放军攻克张家口、新保安之后,于1949年1月8日至9日进行的。傅作义派出少将民事处处长周北峰为代表,燕京大学教授张东荪陪同,与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和谈的。这次谈判,形成了一个《谈判纪要》,周北峰签了字,回城后向傅作义作了汇报,但是傅作义犹豫不决,没有回话。
第三次谈判是1949年1月13日至16日进行的。华北“剿总”副司令员邓宝珊作为傅作义的全权代表偕周北峰到平津前线司令部,同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进行正式谈判。还在第二次谈判结束之后,短短几天,战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1月10日淮海战役以解放军获全胜而结束,国民党军55万余人被歼灭。14日攻打天津,15日天津解放,守敌13万多人被全部歼灭。北平成了一个死城,25万守军处于人民解放军层层包围下。傅作义在四面楚歌、走投无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情况之下,才下决心放下武器。经过第三次谈判,于1月16日双方达成了初步协议,邓宝珊回城向傅作义报告,解放军谈判代表苏静随同邓宝珊一起进城,傅作义派阎又文等同苏静在1月19日共同起草一个正文18条、附件4条、共计22条的《关于北平和平问题的协议》。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了修改后成为正式协议,由解放军代表苏静,傅作义代表王克俊、崔载之共同在协议上签字。21日上午,傅作义在华北“剿总”机关和军长以上的人员的会议上,宣布了北平城内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并发表了广播演说。自1月22日至1月31日,国民党的华北“剿总”总部,第4兵团、第9兵团和8个军部,24个步兵师,总计25万人,全部开到北平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改编。
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在莫文骅率领下,从西直门、德胜门、复兴门进入城内接管防务,宣告了北平和平解放。2月2日,中共北平市委、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北平市人民政府进入市区办公,军管会、市政府发布了入城办公的布告,北平市警备司令部宣布成立,由程子华任司令兼政治委员。《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2月3日,根据毛泽东指示,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初六,天气寒冷,北风凛冽,但是一大早,一队队的大中学生、石景山的工人,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红旗,锣鼓喧天、歌声响亮地进入了前门大街迎候解放军入城。10时,解放军从永定门进城,队伍最前面的是军乐队,接着装甲、坦克、炮兵、骑兵、步兵。解放军军装整齐、武器精锐,士气昂扬地进入前门大街,顿时前门大街成为庆祝北平解放欢腾的海洋。北大、清华、师大、中法等校的学生纷纷爬上坦克车,贴欢迎标语,并坐在坦克车上同解放军一起前进,经过前门牌楼,向站在前门楼上的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的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平津卫戌区司令员聂荣臻,北平市委书记彭真,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叶剑英致敬。入城部队尔后向东进入东交民巷,威武庄严、浩浩荡荡地通过外国领事馆,象征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永远不受列强的欺压了。解放军入城队伍经崇文门内大街、东单、东四、北新桥、太平仓,同另一路从西直门入城的队伍汇合,折向南行,经西四、西单、西长安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出城,下午六时结束。这一天整个北平城都沸腾了,到处是震天的口号声、锣鼓声,歌声响亮,鞭炮齐鸣,形成了全城庆祝北京解放的高潮。在北平解放的第四天就举行规模宏大、庄严热烈的庆祝活动,全城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件,显示出全北平人民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力量。
1949年2月4日,在北平的最大礼堂国会街礼堂,召开了北平地下党会师大会,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3000党员同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合了。林彪、聂荣臻、薄一波、彭真、叶剑英、李葆华、刘仁参加了大会,林彪、聂荣臻、薄一波、彭真在讲话中都称赞了北平地下党的工作。当彭真把坐在后台的刘仁领到了前台,向大家介绍说,这就是长期领导你们艰苦战斗的地下党领导刘仁同志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为了顺利进行接管,根据《协议书》成立了北平接管联合办事处,由双方人员组成。中国共产党方面,由叶剑英、徐冰、戎子和、陶铸为代表,郭宗汾、焦实斋、周北峰为傅作义方面的代表,办事处由叶剑英担任主任,郭宗汾为副主任。这个联合办事处是北平市军管会领导的接管组织,北平的国民党市政府、市警察局、法院由市军管会和市政府直接派人进行接管。国民党的各区的区公所、区警察分局,由北平市军管会、市人民政府派出代表接管。全市被接管的单位,由军管会、市人民政府派人按照名单,自上而下、全面系统的有步骤地一一进行。接管代表在接收时,依靠各单位的中共地下党中共组织,发动、团结各单位的人员,协助接收,帮助清点,防止遗漏、隐藏和转移。 这种做法缩短了新旧交替的无政府状态,使接管队伍弄清楚了原来未掌握的接管对象的情况,避免了疏漏。最难接收的是军队的武器和弹药,由于设立了联合办事处,由傅方的原来的负责人员层层下令点缴,因此在接收过程中没有发生混乱和损失。
接管是在和平解放、双方人员协议下联合进行的。为了不松懈接管人员的意志,1949年1月26日,北平军管会主任、北平市政府市长叶剑英在颐和园北宫门的大院里向2000多名进城接管的干部专门作了在和平解放条件下如何进行接管工作的报告。叶剑英强调:北平是在100万名解放军层层包围下,傅作义的国民党军队想打打不了,想跑跑不了的情况下接受和平改编的,因此决不能因为和平接管而影响我们的革命意识。这一报告非常重要,它使全体干部提高了认识,保持了高昂的革命情绪。经过全市接管干部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全部接管工作于1949年4月中旬结束,被接管的所有单位的机构、人员、房屋、设备、仓库、武器、弹药完整的从旧政权手中接收过来,使这座世界著名的历史古都完整无损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北平和平解放和成功接管将近60周年的今天来追忆这一中国革命的胜利一幕时,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一革命斗争之壮举所以能够顺利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呢?正如彭真1990年2月曾对北平的和平解放和接管工作回忆和总结时说的那样:“北平的和平解放和接管很顺利,很成功。在200万人的大城市,我们坚决摧毁了国民党北平反动政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的北平新政权,没收了北平的全部官僚资本。进城后我们迅速地消灭了反革命残余分子,建立了革命秩序,做到了社会经济稳定,这在军事史、政治史上是一个很大的创举和贡献。它的主要经验有三条:第一是发动强大的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这是前提。第二是解放军和地方干部紧密团结,根据地和地下党协同作战。第三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平津前线司令部总前委、华北局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中共北平市委、北平市军管会、北平市人民政府全力贯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