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乌石浦油画村位于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湖里区。从1992年开始,一些画师、画工陆续租住村里农民的房子,从事商品油画生产、销售。近两年来,在湖里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引导下,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目前,乌石浦村及周边0??25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专业画师4000余人、画商约200家,从事画布、画笔、画框等油画产业配套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约10000人。到乌石浦采购的海内外画商每月多达500余人。2005年油画产量高达200多万张,实现产值4亿多元,是全球三大油画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2月,乌石浦油画村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命名为“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二、借机造势
古人云:“圣人顺时以动,智者因机而发”。湖里区作为经济特区发祥地,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制造业较为发达,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日益迫切。在实践中,区委、区政府逐步认识到,发展油画产业既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又能提升城区文化品位,意义十分深远。为此,抓住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时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区里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何清秋为组长、区长李栋梁为副组长的乌石浦油画产业基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市场和行业调研,认真分析了产业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第一,产业规模较大。2003年以来,厦门每年油画出口创汇都在2亿元以上,占世界油画市场份额的18%左右。在乌石浦已汇聚了一批与商品油画生产、销售相配套的龙头企业,如艺友工贸有限公司,拥有600多名专业画师,年销售油画25万张;雅特力国际艺术有限公司有4500多平方米的绘画制作场所,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石画艺有限公司现有厂房12000多平方米,员工400多名,开发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装饰画;俊德木艺有限公司为台资企业,以生产木制画框、装饰线条、油画、木制工艺品为主,产品90%外销;集汇画布有限公司日产画布3万米,年产值5000余万元,产品除供应乌石浦油画村外,还销往广东、上海、北京及世界各地。乌石浦油画村周边还有惠和石艺、优必德漆线雕、开明电影院、三乐钢琴等上规模的文化企业,一个商业文化圈已粗具规模。
第二,产品层次较高。在乌石浦油画村4000余名画师中,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的占25%,中等美术院校毕业的占35%,初、高中及职业美术学校毕业的占30%,其他程度的占10%。乌石浦油画从行画临摹逐步发展到模仿创作,如今已有90%以上的原创油画作品销往欧美、中东、韩国等。
第三,地理位置较佳。厦门本身地理优势明显,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外贸及物流业发达,乌石浦油画村又处于厦门本岛的中心,紧邻交通主干道,距火车站、飞机场、东渡海港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可以产生较好的边际效应。
第四,市场前景看好。商品油画不仅国外市场巨大,而且国内市场也极具潜力。元宵节,我们组织上百个油画摊位展销并现场作画,4天时间销售额达50万元。近年来乌石浦油画村油画专业店面新增近40间,还有许多画商、画师希望租上规模、上档次的店面。目前,仅在协会登记需求店面的就有近300人。
(二)制约因素
第一,场地空间不足。多数店面、油画商散居在杂乱的乌石浦旧村、新村及周边地区,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集中区。同时,由于产业已上规模,油画从业人员群体庞大,住宅及店面需求压力很大,规模发展的空间明显不足。
第二,环境设施不完善。尽管地理位置很好,但片区交通不方便,人流量大的地方均无道路可直通油画村核心区。旧村自然条件差,片区公共配套设施欠缺,建筑缺规划,装修无特色,生产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第三,市场缺乏有序管理。乌石浦油画村的油画市场属于自发形成,店面缺少统一规划管理,画商之间缺乏行业自律,油画村市场化开发及管理事务没有组织机构。这种无序的市场状态,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扩张的“瓶颈”。
第四,经营处于产业链低端。乌石浦油画村画商自营出口的油画仅占出口量的小部分,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或者由广东、深圳的画商收购半成品再进行包装后出口,虽然油画村油画产量巨大,但始终处于产业链低附加值的一端,产业利润很低。
三、打造品牌
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新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油画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国内外广大文化消费者对油画产品的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将采取有力措施,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变产业优势为优势产业,大力打造油画村的知名品牌。
(一)构建商贸圈,准确定好位
我们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先后举办了“文化立市先行点——油画街开业座谈会”、“江头商贸圈之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为建设乌石浦油画村、“油画一条街”出谋划策。《厦门日报》等新闻媒体以整版篇幅,予以报道,大造舆论。区里先后4次组织相关人员到深圳大芬村和广交会油画展区进行专题考察,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明确了以油画产业为龙头,整合现有石艺、漆线雕等行业,引入各类工艺品,把乌石浦油画村打造成江头商贸圈之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交易市场、文化旅游景点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建设油画街,搭建新平台
1982年,厦门市有了第一家商品油画企业。1992年,第一批300多名画师、画工进驻乌石浦村,年年扩容,终于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还缺少一个整体销售的窗口和行业交流的平台。2005年,我们精心选择嘉景花园68间店面,采取租金补贴、店面置换等形式,建设了“油画一条街”(一期工程)。同时,疏理交通,编写导游词,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和四周百米画墙,为油画企业和画师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又协调市旅游局、经发局等部门把乌石浦“油画一条街”列入厦门市十大特色旅游街之一,将油画村纳入文化旅游线路。目前,又在积极筹建“油画一条街”二期工程以及乌石浦油画艺术中心。
(三)扶持加服务,精心造品牌
第一,大力宣传推介。区里对乌石浦油画村的宣传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和推介;多次组织新闻媒体深入油画村进行采访报道;组织实施“乌石浦油画村”商标注册;协调将10路公共汽车乌石浦终点站改设在乌石浦油画村,并命名为“乌石浦油画村站”;与厦门日报社、中旅厦门分社组织举办了“乌石浦油画村半日游”及“感受乌石浦油画村对话”活动,不断扩大乌石浦油画村的对外影响。
第二,加大投入扶持。区、街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培育油画村。仅2005年就投入近200万元,用于宣传推介、环境整治和对油画村店面给予租金补助。同时,还通过适当补贴,组织画商参加深圳文博会、“九·八”国际贸洽会等各种大中型博览会,帮助拓展销售渠道。第3届厦门礼品展期间,70多家油画商参展,一次就签订订单50多万美元。
第三,营造良好环境。为帮助画师、画商消除后顾之忧,抓紧开办了乌石浦小学,妥善解决了他们的子女就学难问题。实施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拆除违章搭盖,施划停车位,清理卫生死角;统一广告招牌规格,增设油画村、油画街广告标识,设置画师工作室、标志牌、宣传栏,使乌石浦片区及周边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地增强了文化艺术氛围。
(四)依托行业协会,促进规范发展
2005年5月,指导成立了乌石浦油画村美术文化协会。协会现有会员389名(包括团体会员)、理事37名、常务理事15名。协会成立后,加强自律管理,突出诚信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乌石浦小学建立科普画廊,组织百人现场作画助学活动;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油画展销,举办了“2006乌石浦大型油画展及油画精品拍卖会”,拍卖了160多幅油画原创作品及油画精品,签订意向协议100多份。另外,设立了“乌石浦油画贸易网”网站。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引导下,乌石浦油画村从自发形成到有序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现在,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现场采购或通过互联网完成订购,乌石浦油画村已经从默默无闻的一个小村庄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全球商品油画生产供应基地之一。
四、不断跨越
目前,乌石浦油画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品牌是战略,品牌是实力,品牌也是魅力。借助乌石浦油画村品牌的力量,区里计划2008年建成乌石浦油画艺术中心。该项目位于SM商业城对面,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总投资2600万元。建成后将成为集展示、交流、交易为一体的高品位、高档次的油画艺术中心。同时,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塑造文化品牌,大力推动“六个一”建设,即建设一个油画生产基地、一条文化艺术长廊、一个文化旅游热点、一处油画培训中心、一处集拍卖、交易、展览于一体的贸易平台、一处青年教育培训中心,使乌石浦油画村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化旅游的新景点、美术产业的新亮点。
专家点评:
乌石浦村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案例。从上述材料看,乌石浦村并没有许多文化产品企业所具备的特殊人文环境和历史因素,它所从事的油画相关产品的生产也不属于传统艺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乌石浦这一油画产品基地呢?案例中没有深入探讨,我们也无法妄作评判。需要指出的是,乌石浦村为那些没有悠久人文历史环境,也没有传统艺术的地区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案例。从这个角度讲,乌石浦村独特的发展历史和产业形态,着实值得深入研究。另外,就是当地政府机构在乌石浦油画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案例中看,乌石浦村的发展几乎是自主进行的,因此,政府部门应尊重其自身形态,与乌石浦的产商充分互动,真正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引导发展其内在动力;不要过多越位,取代了画商的市场主体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