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龙山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500多年。黑陶代表着当时制陶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可是,汉代以后,烧制技术在我国失传。20世纪80年代,北京著名画家汪易扬和多名著名陶瓷专家来到河北省馆陶县进行黑陶的研制开发,最终取得成功。当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黑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逐步进入了百姓的家庭和店堂。馆陶县陶漆工艺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一、自力更生创办企业
1995年,馆陶县陶漆工艺厂开始筹建。创办者殷俊亭,1959年生于馆陶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结业。他在中国著名漆画家乔十光的漆画研究室曾工作了6年之久。1989年创作的漆画《少女》、《牧歌》参加日本国际漆艺展并获奖;1991年创作的漆画《新生》入选日本伊士克瓦漆画展;1993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漆画《长城》,受到文化艺术界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1996年创作的漆画《窗知春》入选中外漆文化交流展,并被中国美协、中国美术出版社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一书。
作为一个漆艺家,要办一个工厂,谈何容易。一没场地,二没资金,三没人才,种种困难可想而知。最初,殷俊亭从亲友那里筹措了2万多元,租用了县党校一排闲置的教室,然后招工、培训、选料,购进设备、建窑、烧制。制作黑陶需要一种渗碳工艺,对温度控制和封窑时机都有严格要求。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一次次失败都没有把殷俊亭击倒。他认真总结教训,反复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殷俊亭生产的黑陶不但光泽好,而且造型、图案设计、雕刻刀法、艺术品位都高人一筹。
产品生产出来了,可是往那里销售呢?馆陶县党校地处偏僻,不要说外地客户,就是当地人一般也很少走到。况且,当时黑陶尚处于发展期,人们对它的艺术价值还不够了解,另外,当时馆陶县已有几家黑陶厂,购买者不管质量好坏,多是就近购买。
“好酒不怕巷子深”。殷俊亭不愧为一个有眼光的企业家,他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他又十分注意开发市场。不久,他盯住了馆陶宾馆旁一个闲置的庭院。馆陶宾馆是外地客商聚散的场所,是黑陶艺术品的最佳销售地。后经过洽谈签订了租赁合同,他把陶漆工艺厂全部搬迁过去。
这次搬迁,给陶漆工艺厂带来根本性的转机。从此,黑陶销售量大幅增长,工厂开始渡过难关,走向辉煌。
二、努力打造文化品牌
企业有所发展、走出困境之后,殷俊亭提出“创民族品牌,耀中华风采”的经营理念,把产品定位在面向世界市场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打造黑陶文化品牌,殷俊亭在黑陶生产上,严把质量关,并不断创新品种和工艺,使黑陶的系列品种达到400多种,产品既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艺术风格独特,古朴大方,又庄重典雅,雅俗共赏;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采取了镂空、刻线、挑点、浮雕,雕塑等多种工艺方法,既有对青铜器、陶瓷等传统纹饰、造型的吸纳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发展。1996年,馆陶县陶漆工艺厂的陶艺品获河北省第10届技术交易会暨第7届发明展览会金奖,同年获中国科技星火计划优秀项目、河北省科技成果奖,并在省、市立项。黑陶文化品牌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但殷俊亭并不以此自傲,为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不同审美观点人们的需要,他又独辟蹊径,大胆设想:能不能使有着4500年的黑陶文化与7500年前的河姆渡漆艺文化相结合,在黑陶产品上利用漆画彩绘技术做彩陶、漆陶呢?主意拿定后,他立即赴京向中央工艺美院乔十光教授作了汇报。一向治学严谨的乔教授盯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半天,轻轻地点了点头。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支持,殷俊亭回来后就投入到紧张的试验当中。他利用镶嵌蛋壳、螺钿、金、银、玛瑙、朱砂等天然原料和天然大漆,在特定的温度下,通过罩漆、堆漆、遍涂、彩绘、打磨等一系列工艺,进行了一道一道实验。夏天蚊虫叮咬,他浑然不知;大漆过敏,胳膊肿起,他也全然不顾。一个个难题都在他面前得到破解。最后制作的彩陶具有高雅华贵、浑厚神奇、不怕水、不怕火、不褪色、不变色、耐腐蚀、保持年代长久的特点。它既保持了黑陶古朴典雅的风格,又增加了富丽堂皇的艺术韵味,品种造型达400余种。两种历史文化的结合填补了国内外一大空白。黑陶加彩的问世,改写了黑陶无彩的历史。在陶艺界,该厂的黑陶、彩陶规模和艺术品位独领风骚。
2003年,彩陶《火烧赤壁》获第4届北京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银奖。2004年,彩陶作品获第7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2005年,《火烧赤壁》又在杭州博览会“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获银奖。几年来,馆陶县陶漆工艺厂还先后为中国第13届戏剧梅花奖、中国第2届艺术节、中国吴桥杂技节、国家29个部委和10多所大中专院校等设计制作过奖品和纪念品。
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黑陶销售量的逐渐增加,原来的生产规模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2001年,殷俊亭决定将工厂搬迁到馆陶县工业小区。他征地近万平方米,投资150万元建起3层仿古式工艺美术大楼。50多个车间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花园式的工作环境,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来这里创业。目前,全厂共有职工262名,其中专家顾问6人、大中专毕业生35名、美术专业生27名、专职设计人员12名,形成了具有研发、制作、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团队。企业成功注册了“十易”商标,实现年销售额580万元,成为省级龙头企业。
2006年春节刚过,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度佳节的喜悦之中时,陶漆工艺厂的厂区内,上上下下已经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美国客户的订单、德国客户的订单,国内各地的订单……似一片片雪片飘然而至。更让人激动得是,3月28日,厂里隆重举行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黑陶、彩陶创作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单位”、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龙山艺术院“陶艺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社会各界500余嘉宾前来祝贺,盛况空前,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十几年来,企业的成功给殷俊亭带来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了“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被河北省委评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及“科技星火”带头人,当选为世界漆文化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龙山艺术院副院长、中国漆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邯郸市政协委员等。
四、进一步发挥企业优势
陶漆工艺厂之所以发展较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主要有3个优势:
一是文化优势。馆陶县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有燕赵文化的丰富底蕴,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例如,邯郸典故就有100多个,各个生动感人,都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他们把这些典故经过消化吸收,生产的邯郸典故系列产品一直经销不衰,是该厂的畅销产品。
二是地域优势。馆陶县发展黑陶文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馆陶县地处黄河下游,历史上黄河多次流经,形成了特殊的堆积层地貌,其中的红胶层为制陶业提供了良好的材质。据《馆陶县志》记载:“馆陶春秋时期称冠氏邑,西北七里有陶山,赵置馆于其侧,故名馆陶。”据明清金石学家考证,馆陶地处平原,自古无山,所谓陶山乃为陶丘。由此可见,馆陶制陶业自古就非常发达,以至于废陶堆积如山。黑陶是龙山文化标志性遗存。馆陶黑陶属于典型龙山文化脉系。
三是人才优势。馆陶漆工艺厂近年来分别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龙山艺术院、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各类创作生产基地,并且同这些单位的艺术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有这些专家、艺术家作后盾,馆陶县黑陶文化得到快速发展。
四是经营优势。该厂以“创民族品牌,耀中华风采”为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倾力打造民族品牌,使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后,馆陶县陶漆工艺厂将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坚持自主创新,扩大生产规模,用3到5年时间把企业建成全国一流的陶艺文化产业基地。
专家点评:
传统艺术依附于艺术家存在,有着其自身存在的土壤。将传统艺术引入现代生活,是传统艺术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馆陶县陶漆工艺厂依托馆陶县历史悠久的人文环境,不断创新,将黑陶这一传统艺术成功引入现代生活,为我国的传统艺术生存、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问题。从材料中来看,陶漆工艺厂对黑陶予以创新,推出“彩陶”,极大地拓展了其发展空间。但其受众和市场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突出表现在其有限的销售额度上。陶漆工艺厂不仅需要工艺创新,也需要市场创新,以工艺创新为基础,挖掘新的市场,以求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