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特色产业,是发展前景较好并在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
产业体系。加快区域
特色主导
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既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实现这一调整的根本切入点。
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产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环节,在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变化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下,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必须着眼于培育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即是特色。特色就是规模+质量(科技)。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县,只有将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抓住一、两个优势产品和产业,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才能培育出产业的比较优势,强化产品的竞争能力,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
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有利于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而特色主导产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在县域范围内,集中力量培育一、两个特色主导产业,有利于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如通过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加工销售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等,集中服务于主导产业,易于把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优势。
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带动起加工、运销、服务等一系列关联产业群,甚至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增长点。如衡水市安平县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生猪和丝网两大主导产业,使安平分别成为全国最大的丝网生产、销售基地和华北地区较大的生猪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两大特色产业吸引了全县80%的农村劳动力,所创造的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的70%。同时,这两大主导产业还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相关产品品种培育、技术服务、精细加工、包装运输及餐饮、住宿业的形成。
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应坚持四条原则:
一要坚持市场导向。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在确定主导产业时,既要立足于本地市场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国内市场的需要,既要研究分析现实市场的需求,又要预测未来市场需求的趋势。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市场容量。
二要发挥比较优势。应因地制宜,选择最具本地优势的产业、产品加以重点发展,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比较优势。
三要注意适当集中。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县级是关键的一环。而县域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在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时,必须有所取舍,紧紧抓住一、两个产业,甚至几个县联合搞一个产业,集中力量,攥成拳头,真正形成规模。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四要注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