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到了1962年及1963年,分别发表的《卜算子·咏梅》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才真正体现了毛泽东在草书方面的风骨。坊间评论认为毛泽东草书承怀素狂妄之风,但更多书法家认为,毛的草书与怀素草书有气质上的差别。
文章摘自《新快报》2011年5月8日 原题为《毛泽东算得上“草圣”吗》
“为人民服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看到这些醒目的标语,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毛泽东书法,而具有他个人风格的字体更被尊称为“毛体”,并拥有不少拥趸。在个人崇拜时代,“毛体”遍布国家单位、城市建筑物以及各大报刊杂志,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更少不了他题词的笔迹。虽然改革开放后“毛体”一度降温,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毛体”再次被炒热。
与过去一边倒地将“毛体”誉为“行草书圣”不同,近年来不乏对之褒贬不一的评价。一种说法认为,毛泽东晚年草书臻于炉火纯青,直笔劲书,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另一说法则认为“毛体”一文不值,简直是信手涂鸦。评价当中最为一针见血的是———“毛泽东的书法之所以好,只是因为他是毛泽东”。
毛泽东学过王羲之但未得其沉厚雍容
一个被公认的著名书法家,必定得到同时代及后代书法名家的好评,唐朝张旭和怀素,宋朝的苏东坡和黄庭坚都是当中范例。反观毛泽东在世时,从未有一个中国的大书法家称赞过毛的书法,毛去世后,亦未见一个真正的大书法家肯定过毛的书法,但却并未妨碍“毛体”受追捧。这便更吸引人去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演变,知名华人网友“苦筍”把毛泽东的书法分为早期(1915—1935年)、中期(1936—1949年)、后期(1950—1969年)和晚期(1970—1976年)四个时期,他的评论或可作参考。
早期:没在钟王上下苦工夫
毛泽东早期书法,以1918年8月以后至1919年3月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期的书信为代表。细看他写给两位舅父的信,基本上以楷书和行楷写成,字体用笔刻露尖削,一些字的结体亦不够优美,从整封信看,显见写信时心情浮躁。
据“毛体”爱好者说,毛泽东在早期模仿“钟王”,“钟”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钟繇,“王”是东晋的王羲之。我们看钟繇的《宣示帖》,点画厚重,笔法圆润含蓄,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再看王羲之代表作小楷《乐毅论》,丰腴浑厚,秀丽盎溢。而从毛的尖削刻露的用笔可知,当时他没在钟、王小楷上认真下工夫。从他的字体判断,毛泽东开始学书法时没有专学一家。从毛泽东给国民党平民教育委员会诸同志的信中,以及另一封给伯渠、素民两同志的信中,倒是能看得出,毛学过王羲之的行书,但毕竟未能得到王书中的沉厚和雍容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