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现代复兴 > 解密台海谍战六十年:网络黑客取代邓丽君(2)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解密台海谍战六十年:网络黑客取代邓丽君(2)
时间:2011-06-04  

除了在沿海地区袭扰外,台湾情报部门也派遣特务深入大陆进行间谍活动。1964年10月,大陆试爆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后,“国防部情报局”立即派遣多名特工从香港潜入内地,展开“神斧行动”,刺探原子弹相关信息。

另一方面,台湾经过“肃清匪谍”的白色恐怖运动,抓捕和处决了他们所说的“大量共谍”;如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密使一号”吴石就因此被捕牺牲。

兼职的“编外间谍”

台湾向大陆派遣间谍人数不少,但暴力突击行动收效甚微。丁渝洲在自己的回忆录中透露,“这一行动终因‘同志’受损太多”,至上世纪70年代末戛然而止。但是,“军情局”派遣情报员赴大陆搜集情报的工作并未停止。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持续21年的金门炮击也在这一天停止。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增多,台湾“军情局”亦不失时机地改变了自己的策略,其工作重心由暗杀等转为“心战、策反、煽动”。光在1985年,大陆截获台湾情报部门从香港、日本、美国寄到大陆院校的“心战”宣传品就达600多件。

外围谍报人员被吸收进“军情局”并源源不断地派赴大陆,他们或以参观、旅游、探亲的名义短期搜罗情报,或以商人身份出入大陆,表面从事商业活动,实则从事间谍行动。

这些谍报人员往往不是“军情局”编制内间谍,也没有经过专业的情报训练,台湾前情报部门副处长陈虎门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说,当时工作人员广泛地从士农工商中选择,“只要有意愿肯冒险,肯为台湾做事就行”。

实际上,一些人是“被迫”成为台湾间谍的。谷正文就曾在台湾杂志《独家报道》上爆料,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是台湾国民党“国家安全局”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隶属于“台湾国家安全局”第三处。当年,15岁的邓丽君因需要去新加坡演出向台湾有关部门提出出境申请,但台当局以批准出境演出为交换条件,要求她进行情报工作。

《国际先驱导报》曾报道,香港商人姜建国也是在“军情局”的威逼利诱下成为兼职“间谍”的。1985年5月,他从大陆购买一批蚕丝运到台湾,却被台湾当局扣押,对方以此要挟他为“军情局”服务。

急于拿回货物的姜建国“稀里糊涂”就成了“军情局”特工。经过一周的突击培训后,他正式开始了间谍生涯。但仅过了一年,他便被大陆国安部门抓获而锒铛入狱。

像姜建国这样的“门外汉”间谍不是个例。2003年~2005年,在大陆“失事”的情报员,有些就是像他这样的“编外间谍”。这些“编外人员”可以随时被牺牲掉,在台湾情报人员的名单上,也几乎不会被提起。

重创台湾间谍网

两岸关系紧张时期往往也是台湾间谍的活跃时期。有趣的是,大陆对台湾间谍网络的重创恰恰源自台湾地区领导人自己的“泄密”。

1995年至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大陆对台军演,据新华网报道,李登辉为了“安慰”岛内居民,炫耀说“大陆所发的导弹不是实弹,而是空包弹”。

这一“空包弹”的言论,引起了我安全部门的高度警惕,由此顺藤摸瓜地揪出潜伏多年的解放军大校邵正宗和少将刘连昆。

刘连昆案发前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策反刘连昆是台湾“军情局”最重要的项目,代号“少康专案”,该方案曾被曾任台湾“军情局”局长的丁渝洲称为“军情局”的“镇山之宝”。通过一位“台商”间谍张志鹏,台“军情局”将邵正宗策反,随后又将刘连昆拉入该组织,向台湾提供了重要情报。

在该间谍案中侥幸漏网的台湾间谍张志鹏逃回台湾后,声泪俱下地斥责李登辉一句话害得间谍组织“全军覆没”,并表示要控告李登辉。但这次状告李登辉最终不了了之。张志鹏向台湾安全部门提出一亿新台币的赔偿要求,也遭拒绝。

同样的乌龙事件在2003年再度上演,使得台湾在大陆的间谍系统损失殆尽。

陈水扁为求胜选连任,推动导弹“公投”,在高雄“扁友会”成立大会上得意地指出,大陆在沿海600公里范围内部署了496枚导弹,其中在江西乐平、江西赣县和广东梅州各部署96枚,福建永安144枚,福建仙游64枚,且部署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

陈水扁如此“精确”的情报立即引起了大陆安全部门警觉。他们很快锁定了一批行动诡秘、出入异常的“台商”。半月之后,安全部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36名涉案间谍,将“军情局”上校李运溥建立的间谍网连根拔起,另一名解放军少将刘广智也因涉案其中被捕。刘连昆、刘广智“二刘”台谍案,也被视为建国以来军队最严重的间谍案。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保健医生回忆:第一次听毛泽东说“屁”很别扭
下一篇: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黄永胜带姘头到招待所伴宿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