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怎么搞的?”郭班长见状,厉声责备老李。“我们,我们是在报警!”“你们这是报的啥警?向首长开枪,是什么警卫啊?”站在司令员前面的一名保卫队员插嘴喊,“向首长连开三枪,这是什么性质?”小金有些不服,嘟哝着:“你们为什么打手电?为什么不听哨兵的制止?”
本文摘自:《书报文摘》2006年第21期,口述:董安澜,作者:武宝生,原题:《彭德怀险遭警卫枪击》
董安澜老人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警卫团五连文化教员,和彭德怀同志很熟悉。
1951年夏季,随着中朝人民军队的英勇奋战,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也从君子里驻地向前推进,到达了珲仓——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三个驻地。
党中央为了密切与朝鲜战场的联系,专门派了一支精锐的通信小分队,配属在志愿军司令部,当时其代号为“八中队”。“八中队”就驻防在离彭德怀司令员指挥部不远的一个矿洞里。彭德怀在日夜繁忙的指挥工作中,经常深夜到“八中队”,亲自用特设的电台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和请示工作。
风雨夜里枪声响起
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在距司令部不远的一个山冈上,设有我五连一个哨位。接近子夜的时候,新战士小金在老兵李双柱的带领下按规定接了上一班岗,监视着一条通向“八中队”的山间小径。
过了一会儿,小金突然发现前方有一道亮光在闪烁。“是雷电的亮光,还是……”小金看清楚了,是手电筒的光点。在司令部前沿,黑夜里打手电是防空条例所不允许的。小金立即向带班的老李打了招呼。他们密切地注视着这远处时隐时现的手电筒的闪光。手电筒光柱时而一个,时而两个、三个,摇摇晃晃,亮亮灭灭。从方位上判断,显然是朝着司令部的大洞口缓缓地移动着。
按照当时防空条例规定,老李举枪向手电筒光亮的上空“叭”地鸣了一枪,这是要求对方迅速熄灭手电光,停止前进,接受检查。可能是由于气候恶劣,风吼雷鸣,对方没有察觉,手电筒的光柱也没有熄灭,而且越来越向哨位方向接近。小金有些沉不住气了,“叭”地又鸣了一枪。对方仍无反应,继续向哨位靠近。老李觉得情况有些异常,示意小金向一旁散开,两人拉开一段距离,做好万一发生突发情况的应变准备。
当他们隐蔽之后,老李又一边向手电光方向鸣枪示警,一边提高嗓门喊话:“喂,关上手电!”风声,雨声,电闪雷鸣。再次鸣枪也没能使对方有所反应……
为了告急,老李向我一排哨所方向上空“叭叭叭”连发三枪,这是向哨所报告有异常情况的信号。片刻之后,对方的光柱竟向岗哨方向直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