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部队向海安、东台方向追击逃敌时,徐绪奎的警卫员金山把团长遗留下来的这条毛毯交给了司令王必成。王必成含着眼泪收下后说:“永远不要忘记徐团长,你、我都要为实现徐绪奎的遗志而奋斗,消灭敌人要紧。走,追赶敌人去!”
本文来源:《扬子晚报》2011年7月1日第T08版,作者:王国柱,原题:《战友的一条毛毯,将军盖了49年》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陈列着一条破毛毯,它是开国中将王必成的遗物,这条毛毯“跟”了王必成49年。毛毯破旧后,其家人多次偷偷将这条毛毯换下,但都被他“要”了回来。王必成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鼎鼎大名的“王老虎”,曾率部参加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击毙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为何对一条破毛毯如此“恋恋不舍”?近日,王必成的夫人、今年94岁的陈瑛女士讲述了毛毯背后的感人故事。
据陈瑛女士回忆,王必成和徐绪奎是延安抗大同学,且同是湖北人。后来,两人辗转从延安来到新四军。1940年7月中旬,部队整编,组建第2纵队,王必成任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第2纵队司令员;徐绪奎任2纵9团团长,是王必成的手下。
1940年8月10日,徐绪奎指挥部队成功拔除了盘踞在长江北岸靖江东北的孤山、西来镇日伪据点,战斗中缴获了一条日军用的毛毯。同年9月6日,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向黄桥地区进犯,新四军奉命进行还击。第2纵队第9团在徐绪奎团长的率领下英勇地从顽固派的碉堡空隙插入营溪镇,消灭掉顽固派保安1旅旅部。在组织部队消灭残敌的时候,一颗子弹打进了徐绪奎的胸膛。
部队向海安、东台方向追击逃敌时,徐绪奎的警卫员金山把团长遗留下来的这条毛毯交给了司令王必成。王必成含着眼泪收下后说:“永远不要忘记徐团长,你、我都要为实现徐绪奎的遗志而奋斗,消灭敌人要紧。走,追赶敌人去!”
破毛毯盖了49年
此后,王必成一直带着这条毛毯南征北战。全国解放后,仍一直盖着这条毛毯,直到最后离世。昨天,记者在新四军黄桥战役陈列馆里看到,这条毛毯被放置在一方玻璃罩内,毛毯的四周用白布条“滚了边”,由于年代久远,毛毯边缘的白布条多处又破裂开来。毛毯的左下方还打了一块大大的补丁。
陈瑛女士回忆说,解放后,包括徐绪奎警卫员金山在内的很多老战友,登门看望王必成,回忆起在战争中牺牲的同志,每每会说到徐绪奎,此时王必成总会感慨一番,有时还会拿起床上的这条毛毯,给老战友们看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毯渐渐褪色,上面的毛也脱落殆尽。见毛毯实在破旧了,家人多次趁他不在家,将毛毯偷偷藏了起来,在床上换上崭新的毛毯。但王必成回家发现后,总是执拗地要家人将旧毛毯重新换回来。小女儿结婚时,特地买了一床纯毛的新毯子送给他。王必成接过新毯子,认真地说:“新毯子我收下,你们的孝心我领受了。但是,原来的毛毯不能换,因为盖着它有意义。”就这样,这条毛毯被王必成盖了49年。
病榻前将毛毯赠给黄桥
陈瑛老人说,毛毯边缘的“滚边”,她换了两次。毯子上的三个破洞,是由她打上的补丁。丈夫曾说过,盖着这条旧毛毯就会想起牺牲的徐绪奎,就会想起当年和他一起战斗而光荣牺牲了的同志:萧国生、郭猛、刘别生……他说他不能忘记牺牲的同志,不能忘记过去。要永远记住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
1989年春节,王必成病重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的同志,得知情况后专门赶到医院看望王必成。见到曾经战斗过地方的乡亲,王必成非常高兴。当看到老将军床上这条破旧的毛毯时,纪念馆同志露出诧异的神情。见此情景,王必成便断断续续地讲述了毛毯背后的故事,在场人员无不感动。得知纪念馆正在搜集黄桥战役时期有关珍贵文物时,王必成当即嘱托夫人:“我走后,请你帮我把这条毛毯捐赠给黄桥战役纪念馆。”1989年3月,老将军病逝。遵循其遗愿,这条毛毯最终进了纪念馆。
抚摸毛毯好像当年抚摸战友的肩膀。历史是不能被忘记的,更不能忘记为了新中国解放贡献了自己生命的无数先烈,我想,这是一条毛毯给我们的启迪。
王必成将军深深知道,胜利的军功章上凝聚了无数徐绪奎式战友的鲜血,活着的人在接受鲜花和荣誉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
泰兴大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刘绍安现住泰兴市蒋华镇新市村。1951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上甘岭战役打响了,来自山东新泰的排长刘绍安和来自泰兴的副排长张志久两人在战壕里约定:“万一我们中有一人死了,活着的人就要去照顾对方的父母。”战斗中,张志久不幸牺牲。退役后,为践行“生死之约”,刘绍安从山东来到战友张志久的家中,为张志久的父母养老送终。故事最近被拍成了电影《生死之约》,感动了太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