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上两人结为挚友
董必武和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伟大的诗人,他们在长期的合作共事中经常写诗、和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董老一生写了近800题1300首旧体诗,写给毛主席的诗就有:《奉和毛主席读报有感七律一首》、《再为长句奉和毛主席诗韵》、《奉和毛主席一九六零年六月十三日读报有感韵》、《恭祝毛主席七十晋一诞辰》等。在家庭他勉励夫人何莲芝学习毛著见精神,“用之不尽保终身”;勉励羽儿“毛选诸篇读尚勤”等,这些诗篇包含董老对主席的深情与尊重。董老的诗朴茂平实,言简意赅,律切精深,情深意远,深得毛泽东同志赞赏。毛泽东本来对杜诗不甚喜爱,但对董老的作品颇为关注,他曾向陈毅建议:“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诗,可向他们请教。”“董老善五律”是诗人毛泽东对董必武诗歌的中肯评价。
1961年,董必武应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要求,请毛泽东重写《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写好后附信一封致董必武:“必武同志:遵嘱写了六盘山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如不可用,可以再写。”战友情深,跃然纸上。
1975年4月2日,与毛泽东并肩战斗将近60春秋的董必武先他而去,毛泽东知道后,悲痛得断食断饮,整整放了一天张元干《贺新郎》的录音,时儿躺下听,时儿用手击拍,“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毛泽东在人生的暮年,感怀董必武的离世,有“天意从来高难问”的无助,感叹“人情易老”,心情“悲难诉”。还把原词中“更南浦、送君去”更改为“君且去,休回顾”!诗中高度评价了董必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更表达了对老战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回忆了他们在上海同盟建党、南湖同舟共济、长征同甘共苦、抗战同仇敌忾、建国同心同德的艰苦岁月。
相知亦有分歧时
建国以后,董必武和毛泽东分别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核心,在亲密合作、相互配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工作和认识上的分歧。
关于“群众运动”。1954年,在全国上下热衷于搞群众运动,称赞“运动能很快解决问题”时,董必武就正确地指出,运动也“有副作用,应当以依法治国代替运动治国,逐步实现依法治国。过去是搞运动,现在要靠法律”。1956年党的八大上,董必武在肯定群众运动成绩的同时,又指出了它的副作用,他说:“群众运动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甚至对他们自己创造的表现意志的法律有时也不大尊重。”群众运动会“助长人们轻视一切法制的心理”。
可是,好景不长,到1957年形势发生了逆转。毛泽东发动的整风反右运动使得“左”倾思想在党内又占据统治地位,也使得以群众运动为特征的人治主张在党内又占了上风。1958年9月上旬,毛泽东在湖北等地视察时指出:“发展钢铁生产一定要搞群众运动,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
关于“大跃进”。“大跃进”可以说是毛泽东在探索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左”的重大失误。在“大跃进”浪潮中,司法工作中也提出了苦干一年到三年,实现“无反革命、无盗窃、无强奸”甚至“无民事纠纷”等空想口号;审判工作要做到“几满意”,就是“党委满意,公安、检察机关满意,当事人、群众对案件的处理结果都满意”;在跃进措施上,提出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联合办案,等等。董必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政治家和法学家的独特眼光,以长期从事政治法律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4月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工作“跃进”座谈会上,谈了一些切中时弊的意见,旗帜鲜明地对“几无”、“几满意”口号和公、检、法三机关联合办案等左的错误口号和做法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抵制。
关于“人治”与“法治”。1958年6至8月,第四届全国司法工作会议对董必武的法治思想和主张进行了不点名的错误批判。这次错误批判,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1958年8月24日。毛主席在北戴河借评论司法、公安会议,发表谈话说:“公安、法院也在整风,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成。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民法、刑法有那么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得。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4次,不能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我们每次的决议都是法,开一个会也是一个法。”
后来,毛主席更明确指出:“要人治,不要法治。《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全国执行,何必要什么法律。”于是,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从此中断,董必武的法治思想从此淹没无闻。为此,董必武感到十分痛心,在万般无奈下,他先后两次向中央书记处和中共中央提出请求,辞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其后,毛主席和党中央虽然没有接受董必武辞职请求,但后来变换了他的工作,决定董必武担任国家副主席。
董必武对毛泽东晚年搞家长制、一言堂有些看法,因此有一段时间,凡有人请他题字,他就题写“群言堂”三个字。
董必武和毛泽东从相识到相知,携手走完了人生旅程,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以其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爱戴。他们共同走过了一个世纪,矗立起两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