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
|
|
时间:2009-09-14 |
|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准格尔旗旗委、旗政府带领全旗各族人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不断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闯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贫困山区历史性跨越的成功之路。200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是1978年0.49亿元的612倍;人均GDP达到105000元,是1978年241元的435倍;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是1978年318万元的1887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6元,是1990年989元的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288元,是1978年144元的44倍;城镇化率达到52.6%,较1978年的8%提高44.6个百分点。在2007年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准格尔旗进入全国百强县第47位,连续4届保持西部百强县第3位。今年计划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财政收入72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1000元和7700元。
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夯实统筹城乡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准格尔煤田、国华准格尔发电等以国有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国家重点项目的开发,准格尔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生产要素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拉动了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成了从传统农牧业经济为主向输出一二次能源为主的工业经济的转变。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准格尔旗高层次定位发展目标、多举措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目前,准格尔旗已基本形成电力、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业并举的新型工业化格局。按照“解决农业问题从非农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问题从加快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农民问题从减少和转移农民上找出路”的原则,大力收缩农牧业战场,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以现代农牧业为支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此同时,全力推进大文化、大旅游、大物流发展,第三产业在工业经济迅猛增长的强劲拉动下快速发展,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26.3%提高到2007年的37.6%,从业人员由不足3万人增加到了6.6万人。其中农民占到了86.3%,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到了57%,工业集中区的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到了65%以上。纳日松镇勿图沟村党支部书记千八音说:“我们村共1000多人,其中在煤矿就业的就有300多人,一个农民两个打工日的收入就相当于种一亩地一年的收入。”
二、集中收缩转移,优化发展布局,绘就统筹城乡发展蓝图
长期以来,粗放的工业布局和零散的城镇、村庄布局,制约了准格尔旗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刻的教训使旗委、旗政府领导同志清醒地认识到,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势在必行。为此,准格尔旗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向沿河地区战略转移,加快工业化重心向沿河、沿边地区战略转移,加快城镇化重心向沿河地区战略转移。投入1亿多元修编了以产业布局规划为支撑、以基础设施规划为纽带、以中心城镇和村庄布点规划为节点、以公共服务规划为配套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根据规划,将全旗按13.4∶25∶61.6的比例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几年来,全旗乡镇由过去的27个撤并到9个,行政村由256个撤并到159个,并先后开发建设了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和大路新区。在转移农牧民方面,遵循“因地制宜、充分就业、社会保障、稳步推进”的原则,综合采取补偿搬迁、生态移民、就业转移、产业吸纳等措施,促进了农牧民脱土离农向城镇集中。截至目前,全旗城镇人口超过16万,农村常住人口已从2000年的19.8万减少到13万,其中举家搬迁15400多户40776人。到2010年将形成农村人口1/3、城镇人口2/3的居住布局。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的负责同志说:“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走过的发展历程,实质上是一个聚集产业,吸纳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目前,开发区已吸纳3万多农民进城入镇、安居就业,成为准格尔旗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推进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开辟新农村建设途径
准格尔旗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硬梁区,农牧业长期靠传统方式经营,农牧业发展举步维艰。基于对旗情的再认识、再审视,旗委、旗政府以推进“种植规模化,养殖集中化,生活城镇化”为目标,科学规划建设以现代农牧业产业为支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发展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牧业作为基点,捆绑资金集中支持优化开发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土地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创建自治区级、市级现代农业和新农村试点,五家尧村等6个村建设6万亩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示范区已初具规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农民参与”的理念,引进工业企业建设现代农牧业。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优化开发区适宜现代农业建设的土地全部实行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按规划实行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实现了农业由农民个体分散经营向企业集中承包经营的转变。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原有劳动力685人,实行机械化生产后,大型农机具就可高效完成所有农田作业,只需劳动力199人,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
四、构建社保体系,加强公共服务,筑造统筹城乡发展平台
在经济快速发展、可用财力逐年增加的前提下,准格尔旗始终紧紧围绕解决城乡民生问题,以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网、城乡健康保障网、城乡文化教育网、城乡社会救助网为重点,统筹配置社会资源,逐步让进城农民、失地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低保、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和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几年来,准格尔旗财政投放在惠民政策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超过10亿元,有17万农民、2万多城镇居民和4万多学生不同程度受益。不少村社的农民对我们说:“现在孩子‘领着工资上学’,老人‘领着工资过日子’,看病吃药公家给报销了,检查身体不用自个掏钱了。”纳日松镇低保户白二旦因患脑出血常年瘫痪在家,每年领取的低保金及各类补贴达到了8000元,基本上满足了生活所需。
五、建设生态文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统筹城乡发展环境
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劣的生态环境曾是长期制约准格尔旗发展进步的“瓶颈”。为此,准格尔旗把生态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多管齐下,创造性地实施了“黑色扶持绿色”、舍饲禁牧、生态建设产业化、“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谁开发、谁保护、谁治理”等措施,全社会“生态道德”和“环保美德”大幅度提升,形成了经济与生态共赢、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十五”以来,准格尔旗沙化土地减少96万亩,荒漠化土地减少128万亩,植被覆盖率由46%提高到68.6%,森林覆盖率由17.7%提高到25.85%。与此同时,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的方针,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解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难题的突破口,以让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卫生厕、住整洁房”为重点,加快构建“水、电、路、城”四大基础设施体系,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暖水乡德胜西村党支部书记周玉海告诉我们:“一户生态移民每年各项补贴可拿到近两万元,种植沙棘的农户一剪刀下去就可获得三毛钱的收入。”
六、强化政府职能,健全政策措施,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方向
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束缚。准格尔旗坚持以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优化配置城乡公共资源,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并将其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建立农民不依赖于土地而生存的保障制度入手,重点加快了城乡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等配套改革。强化统筹城乡发展投入保障,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倾斜,形成支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保证随着财力的增长,把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用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全力构建以人为本、覆盖城乡、分布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大规模开展了政府公共职能城乡一体化工作,将规划、建设、文化等城镇公共管理职能逐步向农村延伸,使农村管理全方位与城镇对接,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准格尔旗统筹城乡的做法和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在一个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的成功实践,是坚持用“三个找出路”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突出典范。准格尔旗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等在我区有很强的代表性,它所取得的成就,为我区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推动科学发展,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前提。准格尔旗牢牢把握工业强旗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和大项目拉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有了经济实力,才有了“统筹”、“补农”和“带农”的带动力和物质基础。准格尔旗的经验表明,只有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高,创造出日益丰厚的社会财富,才能奠定统筹城乡发展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才能使高速度高质量的经济建设成就与统筹城乡发展相得益彰。
启示之二: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力量源泉。准格尔旗旗委、旗政府始终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思想的解放推动经济的发展,以理论的清醒保证实践的自觉。在鄂尔多斯市、全区乃至全国率先实施了选聘大学生“村官”、推行居民免费体检、全民养老保险、职业免费教育和12年免费教育等一系列符合规律、适度超前、顺应民意的发展举措,打破了禁锢思想的枷锁,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准格尔旗的经验表明,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做出符合规律、切合实际的正确决策,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才能把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启示之三:不断改革创新,推进制度优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动力。准格尔旗既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规律,从选择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制定城乡总体规划,到搭建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带动、民生化和谐的发展平台;从培育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到促进城乡文明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整套的思路和举措,都体现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改革创新精神。准格尔旗的经验表明,只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革除和破解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难题,积极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统筹城乡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才能使统筹城乡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启示之四:坚持以人为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要求。准格尔旗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共同需要为本,致力于消除社会差异,建立城乡统一、市民与农民公平享受、城镇与农村软硬件均衡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真心拥护。准格尔旗的经验表明,只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注重改善民生,恪守以人为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
启示之五: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责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准格尔旗在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根据大政方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有序有力地领导、组织和协调并主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由政府引导、协调大企业参与共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多个环节,是准格尔旗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重要实践。通过引导企业办社会事业、引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治理矿区环境等举措,准格尔旗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全民共建的社会责任体系初现端倪。准格尔旗的经验表明,能否有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经济实力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政府管理的基本理念,政府由经济增长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是能否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启示之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准格尔旗旗委、旗政府十分注重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积极探索构建城乡共建的组织设置体系、城乡互动的干部人才工作体系、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城乡共享的党员关怀激励帮扶体系、覆盖城乡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城乡合作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体系,健全了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党组织体系,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了与统筹城乡发展相匹配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准格尔旗的经验表明,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只有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才能将繁荣城乡、城乡共荣事业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
|
|
|
|